岳立天中(66)

2025-10-09 评论


    如此这样,连着几天,大伙眼见着送进去的是白纱,扯出来的依旧是绞在机器上黑乎乎的乱纱,一些投资的人心内便开始恐慌起来。有人开始托中间人传话儿过来:“今年店里的生意不好,能不能这会儿先把自己所投的资金抽出一些来?等生意上磨过个儿来再填上?”

    那些天里,把个雪如急得,牙龈肿得喝口水就疼得捂着脸打颤。他和师傅一起,日夜蹲在机器旁边,一遍又一遍地试机、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修检。自始至终,眼看着那些白生生的棉纱都变成黑乎乎的乱麻,把机器缠得走不动还说,还打了好些的针。

    雪如一时觉得自己那头都胀大了!这些问题是他在工业学堂读书时根本没有遇到过的。再加上,这会儿的机器,比好几年前试习那会儿的机器改进了不少的部件,有些新功能,就是看着图纸也不大好弄透。

    有人便开始抱怨起来: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织不出来布,也不知究竟是驴不走、还是磨不转?杜老二这小子也真是的,在外面混了几年,就以为修成正果了?拿着众人成千上万的血汗钱,买回来这么一大堆废铁。老天爷,白花花的一堆大洋呀!撂水坑里还能听两声咚儿响哩!他也真是太张狂啦!看他小子咋收场?

    这时,有两个人反复托人提出要退股。可是,为了办这个厂,从请师傅、购买机器、棉纱,到建厂房,运输费用,除了众人合股的六七千大洋,县署出的三四千大洋外,大哥为了支持他,几乎把家中所有能变成现钱的东西都变通成钱了。这时再退股,分明是火上加油的事!

    万事开头难!眼下,事业只是开了个头儿,为了让人家知道自己一诺千金的为人,翰昌、雪如两人商议,一面劝阻退股的人,说红利马上就要到手了,机器出毛病是暂时的事儿,还是先不要退的好,免得后悔;对坚决要求退股的,想法子也要先把人家的股金还上。要好合好散,将来什么时候想重新入股,随时都可以再重新入股。

    大哥听说后,悄悄把家里一爿眼下生意很不错的油坊也给盘了出去。又帮助四下打点了一些,凑了一千多块大洋,让人送到厂子里来交给二爷。

    雪如望着大哥派人送来的钱,眼一酸,却狠命忍住了。

    他什么话也没有说,一连七八天里,白天晚上蹲在机房。夜里掂着一盏洋油灯,和师父们就着图纸,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检查、试机。最后,大家大胆地决定——与其送走修理,一来一回不知又得耽误多少日子,干脆,卸开底坐和内机查找!

    这样,最后终于发现了:在底坐和内机的隐蔽处,主机的一颗螺丝在运输中松动了,另外连接部分也有一颗大螺丝不知什么时候丢落了。想来,大约是从许州往山城的路太颠簸的缘故,一路之上颠掉的。

    问题恰好就出在这两颗螺丝上了。

    他们把工校一台小型织机上的锣丝,卸下来两颗同型号的拧到了这台机器上。再次开机试验,哈!棉纱开始走动啦!缠纱的故障终于排除了!

    随着机器轰轰隆隆的巨响,那庞然大物终于徐徐不断地吐出了细白细白的洋布来。一尺、两尺……一丈、两丈……

    雪如兴奋地跳起来,在厂房里打了个二踢脚!连脸上的油灰也顾不得擦一擦,立马就和几位师傅、工人连夜开始干起活儿来。他亲自打下手,运送棉纱,接送布匹。看着师傅忙和着接线查看,听着机器轰轰隆隆的响声,眼见一尺又一尺白净耀眼的白洋布织了出来,雪如激动得像个孩子,俏皮话一串接一串,逗得厂房里几个工人师傅笑声不断。

    等到天亮众人再来到机房时,见雪如和几个织布的工人师傅,正倒在成捆的棉纱上酣声大作,旁边是一堆白花花耀眼的洋布!

    众人惊喜异常!争着用手摸着、看着这些细白磁实的洋布,个个激动得手打颤。真没想到:才一夜功夫,就能织出这么大的一堆布来?这要不是亲眼看见的,咋也不会相信呵!

    自打试机成功以后,就见人们接二连三地把一匹匹、一捆捆白生生的细洋布从厂房里扛出来,人背、车载、驴驮地运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