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立天中(90)

2025-10-09 评论


    大年前后的这段日子也是山城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了。这时,赶集的人们会被冻得手脸发木,嘴里哈着热气,身上穿着老棉袄,双手揣在袖筒里,缩着脖子,胳膊肘上挎着结实而沉重的荆篮子,从集市的最东头儿转悠到集市的最西头儿,一家一家地瞅着、问着、比着,看哪家的肉更肥一些、哪家的爆竹更便宜一些。脸上装作很不在意的模样,漫不经心地看货问价。直到最后,才蹲在那里挑挑拣拣,大声小气地发誓赌咒,狡黠地与商贩们讨价还价。

    几家杂货店和洋布店门前,这两天也显得要比平时格外地热闹。人们挤挤扛扛的你进我出,一应的年货这两天下得都很快。城里大户人家开的店铺里那些平素细俊灵秀、稳稳重重的伙计们,此时一个个忙得鼻子上浸着细碎油亮的汗珠儿,手嘴不闲地关顾着每个买主儿。

    从祖上起,杜家都有年关抚恤贫困的习惯。也不管年成如何,只要家里不是到了饿死人的地步,都要尽可能帮助一些比自己更急困的亲友。这时,大哥和雪如一早就盘算,今年年下,家里要拿出多少钱粮来、需要扶济日子贫困的人家。从腊月二十就开始领着家人,分别到需要扶济的亲友乡里门上慰问一番,捎些米面粮油或是几块现洋,一筐煤炭,或是丈二八尺给老人娃娃添新的布料。谁家有病人的,凤音顺带跟着,给病人号号脉、诊诊病,开个药方子。病人的家人拿着这个药方子,年前直接到杜家的药铺子抓药就是了。伙计们都知道规矩:掌柜的赶在年关开下的这些药方子,一概都是不能收钱的。

    除此之外,其它一些需要拜见的长辈和曾经有恩于杜家的朋友、世交等,也都要按着每年开列的单子,统统走访一遍。

    少林寺的大师兄恒林那里,自从大哥还俗以后,据每年家中年景的好坏,总要或多或少给捎去些年货。因年年如此从未间断过的,所以,虽说恒林大师兄如今已去,可是大哥仍旧令两个家人吱吱咛咛地推着独轮车,早早地送去了一一车白菜萝卜和黄豆香油、豆油、粉条,并一些施舍的僧衣、僧鞋;另还有从家中煤窑选出的上等好炭两麻袋。

    返回时,妙兴依旧也像往年师父活着时一样,顺车捎回一些他们自己采集晒制的木耳、蘑菇等精致山货。彼此也不在乎东西是什么、来往多少,不过纯属一种情分罢了。这和民间百姓们之间走亲戚是一样的,你来我往地,亲戚越走越亲;长时间你不来我不往,亲情自然会渐渐疏远淡漠了。

    这两年里,因洛阳各位上司对山城诸样事业给了很多关照,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雪如和翰昌一同,带着山城的土特产松鸡、木耳、香菇、猴头、香油以及收拾干净的筒子羊之类,另有几匹平金彩缎,几匹花洋布和专为发孩子们压岁钱而备的银光耀眼簇簇新的大洋,皆用梅红纸包好,用五彩丝带扎得整整齐齐的,一份一份地事先分发好了,各色拜年的货物拉了一马车,在十几个卫兵的护送下,众人从早上出发,傍晚时分正好赶到了洛阳城。

    到了洛阳,当天晚上开始,两人就分别给几位上司拜了早年,直到腊月二十五晚上才赶回山城。

    腊月二十七一早,雪如忙完了公家的诸事,一身清爽地赶回家里,看看年货都办齐了没有?

    一踏进院子,就见屋里院里来了十多个乡邻。进屋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来求自己给写春联的。

    “二十八,贴花花。”春联的规矩,是要赶在农历腊月二十八那天贴到门上的。大哥说:“他们有的都来过两三趟了,看看你今年还有时间写字没有?若有的话,就坐一会儿。若公务没有忙完,你就忙你的去,让风音和同音两人写也行。”

    这时,虽说杜家晚辈里字写得好的已经有好几个人了,可大伙心里都想要雪如的“真迹”不可!都说想图个贵人的字、一年里都能沾些吉祥富贵气儿。而且,在乡邻面前也好夸耀夸耀,也借以抬抬自家门楣和脸面的光彩。

    见众人如此说,雪如便笑着地将众位乡里让进了西厢房。屋内,大哥早令人拢了旺旺的炭盆,屋内已烧得暖暖烘烘的。家人这时把一张八仙红木桌擦得锃光发亮,雪如脱掉了外面的团花面子银鼠里子的马褂,只穿了件家常的直条府绸棉袍,利利落落地运了运气、搓了搓手,屏神静气地在桌前端坐了下来。众人喜呵呵地进了屋,开始你研墨、我割纸在一旁侍候起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