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整个大殿跟着发出低沉的回音。
皇帝欠欠身:皇叔远来辛苦了,平身。皇帝静静将目光投在立在皇室藩王身后的外戚藩王身上,大殿上的铜香炉中散发的袅袅紫烟萦绕在皇帝四周,使得他觉得那四个年轻人的面庞正沉浸在无尽的黑暗中,看不真切,只有他们衮服上金色的团龙散发着夺目的光辉。
戒急用忍。皇帝反复思量着辟邪的话,连巢州王良涌那篇前骈后骊,词藻华丽的颂词也未听见。直到群臣轰然一声万岁,才回过神。
辛苦了,皇帝道,今晚光禄寺赐宴。随后便退至乾清宫休息,一会儿由吉祥传出旨意,召见洪、凉、东、西四位亲王和世子。
凉王必隆虽然年轻,却是正经的亲王,与世子身份不同,所以领头进来,后面三个世子一字排开,一同行礼。
皇帝一迭声地叫平身,笑道:凉王辛苦了,路上还好么?太后太妃临去避暑之前还一直问起你,景佳公主也是一百个不放心,要朕多照顾你,现在看来凉王年少英俊,英武有为,朕是放心了,景佳公主也是有福了。
臣必隆不才,得蒙公主垂青下嫁,深感皇恩浩荡,感激涕零,臣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以报我主隆恩。
凉王这串话说的流畅自如,声泪俱下,皇帝不由打了个冷战,笑道:你有这份心是朝廷之福,过几天你随朕去上江向太后太妃请安提亲,说不定还能见公主一面。
是,谢主隆恩。
皇帝喝了口茶,喘了口气,这才问三个世子:三位亲王安泰?三位亲王戍守边戎,殚精竭虑,着实辛苦,这次没有亲自来,朕很挂念他们,亲王们身体还好?
洪王世子抢先跪倒道:家父年事已高,百恙缠身,是臣不忍见家父跋涉辛苦,抢着代替朝拜。这是家父的请安折子。
吉祥将折子奉到皇帝手里。皇帝看了看跪着的洪定国到底是太后的亲侄儿,面貌与母后有几分相似,正如见过的洪家的人一样,白皙清秀,只有薄薄的嘴唇抿着,显得颇善决断打开折子,读了两行,见洪亲王的措辞凄婉,仿佛不久就要死了似的,心中不由冷笑,待看到臣犬子洪定国,庸碌无为,代替朝觐,愿得圣上眷顾,提携成材,早日为国分忧这段话,就十分惊异了这倒和辟邪说的一模一样。
洪王世子这次带了两千兵马进京,路过多峰时可有流寇骚扰?
洪定国有些尴尬,这原本是自己的说词,现在让皇帝先问了出来,若回道没有流寇骚扰,皇帝必定问自己为何还带这么多兵马进京;若说有流寇,皇帝又要问自己战况如何,犹豫了一下回道:臣领大军过境,一路上还算太平,只有前锋捉住了两三拨贼寇的探子,现在押在当地县衙里。心想多峰一带的县衙哪个不关着几个强盗,这个谎扯的不算不圆。
皇帝道:世子神勇,贼寇自然望风而逃,多峰流寇一直是朝廷心腹大患,世子既然回去时还要路过,就在多峰一带驻军,替朕荡寇分忧。
洪定国万没料到皇帝会派自己去平寇,不由一怔,还没想到如何回话,皇帝已经叫吉祥写下诏书:授洪亲王世子洪定国为昭勇将军,领藩兵五千,着于多峰一带荡寇。
洪定国立即镇定下来,嘴角又恢复了一贯的坚毅表情。谢主隆恩,臣自当勉力为之,报效朝廷。
东王世子杜闵和西王世子白望疆两人也跟着呈上请安折子,皇帝知道必然大同小异,只是放在一边,也没有看,对他们道:太后是你们的姨母,十分想念你们,六月二十,凉王和三位世子就随朕去向太后请安。跪安吧。
※※※
光禄寺夜宴之后,洪定国回到驿馆,手下的总兵纷纷来抱怨今天世子领了个苦差。皇帝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这不是要我们世子爷在外边吃苦么?
洪定国却笑道:皇帝要挫我们的锐气,给我们苦差事,想不到打错了算盘,我领兵五千,驻守多峰,岂不是离中原更近了一步,父王知道了,一定会说因祸得福。你们在这里抱怨,不过担心自己出征在外受苦,还会真的心疼你们小主子爷了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