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熹纪事(191)

2025-10-09 评论


    辟邪走在奏案边,一眼瞥见案头陈旧的手扎。

    这是什么?他颤声问。

    颜王当年的行军手扎。皇帝从上面取了一本,朕才看到全圣十八年的笔记,颜王说他那时不过二十一岁,已经领兵两年了。

    这可是不可多得宝物。辟邪笑道。

    正是的。皇帝随便向后翻了翻,忽见一页上题了几句话:

    斜月振冬柳,霜风扼关楼。

    皆为匈奴纷乱事,玉带仗剑出凉州。

    顾盼鞍沾同袍血,辗转马踏妃子愁。

    颜王莞尔笑生死,单于敢窥亲王头?

    见笔迹与颜王截然不同,却也谙熟,心中一动,找出一旁洪王的折子,对比之下,果然是洪王的字体,不过当时笔迹矫健挺拔,少有现在的圆润内敛。从这诗里看,当年洪王和颜王交情好得很呢,想不到最后竟是洪王带兵进京,将颜王索拿。颜王皇室一脉,功高盖世,富有四海,朝廷上更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为何还不足够,以至叛乱?

    成亲王沉吟不语,辟邪淡淡道:身为人臣,一旦有了远大的抱负,职位越高,便越将朝廷看得清楚,越觉得处处掣肘,雄心不得伸展,最后只有这条大逆不道的路可走。颜王当年也有铲除藩政的念头,朝廷富足,兵权一统,进而北上驱逐鞑虏,南下吞并大理,我朝便有三四百年的昌盛。

    你对颜王所知甚详?

    奴婢的师傅曾提过几句。

    这便怪了,皇帝道,为什么朕登基之后,就少有人跟朕提过颜王这个人呢?

    辟邪笑道:这其中必有缘故,倒是奴婢适才多嘴了。

    皇帝笑了笑,忽然问道:说到这个,你一不求升职,二不求发财,也谈不上家室后代,你又是什么抱负呢?

    辟邪想了想,道:回禀万岁爷,真是把奴婢问住了,奴婢自己也不知道。

    皇帝大笑道:要是如意在这里,一定会说只要能在朕身边多伺候几年就心满意足这种话呢。转而却见辟邪似在沉吟,不由讶然道:难不成你也这么想么。

    辟邪回过神来,道:怎么会。便是听皇上说,就足以让奴婢起一层冷战了。

    皇帝对成亲王笑道:你看宫里还会有人和他一样说话么?

    成亲王好像也刚从梦中醒来似的,什么?皇上说什么?

    辟邪肋上一剑固然凶险,但因没有伤及内脏,只在床上修养了一天,便可下地行走。所以未随洪定国一起进京,倒并非伤势严重。那日从沉船中捞出李呈,为李双实接应到船上,环顾四处,独独不见了一个人。

    李师呢?他按住胸前的伤口,质问黎灿。

    黎灿也是一怔,没看见,我从船舱中出来,外面只剩了三个人,却没见到他。

    只怕是落水了。李双实道。

    辟邪扶着船舷,望着江水皱眉,他是白羊人,不见得识水性。

    众人这才慌乱拿着竹竿捞人,辟邪匆匆包扎过伤处,也站于船头不住向江心眺望。直到鲜血从胸前淋漓渗了出来,才觉得昏沉。姜放靠船过来,见状自然是一顿痛责,不由分说,将他接回上江水师。黎灿自领了人护送洪定国先行。江面上水师的战船、与承运局稍有往来的船只都是忙碌异常,一直打捞至入夜,仍没有李师的消息。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辟邪咬牙道,我等有了他的下落再回京。

    姜放不悦道:爷不是打开始就不喜欢这个人么?放着那么些大事不做,独独等一具尸首,爷也恁不像话了。

    就算是招人厌,这么死了也可惜。辟邪道,他下水不久就开始捞,此地水又不急,这半天没有影子,何不去岸上看看。

    姜放不住点头,十分有道理,我这就吩咐上江的禁军在两岸寻找。

    辟邪半夜里被姜放推醒,告知已找到了李师,安然无恙,不过喝了几口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