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释天觉她的玉手越来越冷,知道对方实是怕得厉害。心中那最后的一丝侥幸,也已荡然无存。反而抱紧妻子,强打精神笑道:“惜玉,咱们就死在此地罢!”他想,与其受些零零碎碎的苦,倒不如自尽痛快。运起“紫竹拂云手”,便要向自己顶门插下。
手到半空,忽为他人所阻。
“常大哥,且慢动手……这可有些古怪……”
常释天觉得依偎在怀中的沈惜玉突然不再发抖,也自诧异,不禁问道:“怎么?”
回目释解:本回回目“悔教夫婿觅封侯”,摘自王昌龄《闺怨》诗。原有上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意指“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发青,才后悔不该让丈夫前去求取功名,使其不能与己同度这可爱的春天”。这里引申为沈惜玉后悔带常释天来毒桑圣宫,弄得二人要命丧此地。然或者,在她内心深处,并不曾后悔吧。
沈惜玉长于西域,久居苗疆,见过不少中土之人一辈子也见不着的怪事儿。此万蛇一穴的可怕情形,虽是头一回碰到,却也不是第一次听到。然如今眼见两人身陷死地,那些蛇似却并无伤人之意,反在他们所站的四周,围成了个直径大约六尺的圆。五彩斑斓的群蛇以头触地,驯良顺服,仿佛在顶礼膜拜一般。
沈惜玉惊得说不出话来,呆愣了许久,方将其所见怪事道与常释天听。常释天闻说此等奇观,内里虽亦百思不解,只恨其双眼已盲,不能亲自去看个真实。突然间,一阵风儿刮进,沈惜玉猛地嗅到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儿。她寻味细细一看,竟是发自溅于常释天衣裳之上蛇王碧血!
“难道是这蛇血的味道,令群蛇敬畏不前么?!”
她讲自己的发现对常释天一说,接着又壮大胆子扶他往前踏出几步。蛇毯一阵骚动之下,立即便为两人裂开了一道缺口。他们又试着走了几步,群蛇纷纷让道,方才立脚之处也即刻就为余蛇填满。
“果然!果然!这蛇血的气味,令群蛇把常哥哥当成了蛇王,所以才没有伤害我们!”沈惜玉欢声笑道。
两人有此一发现,直如溺水之人拉到了救命稻草,终于找到了可以逃出生天的方法。他们欢喜之余,只觉浑身都兴奋得抖个不住,相拥相扶着缓缓前行。众蛇一路相让,容两人通过。常释天、沈惜玉稍稍加快了脚步,七拐八拐,总算越过重重蛇障,出了洞来!外面阳光大好,刺得沈惜玉几乎眼张不得。
“咱们出来了!释天,咱们终于逃出来了!”
沈惜玉高兴得发狂,拉着常释天又叫又跳,又哭又笑。两人跳够笑够,都累得躺在地上,仿佛整个人都虚脱了。常释天万没想到自己还有生还之日,更觉思绪万千,恍如隔世。唯叹眼盲臂折,成了废人。所幸有此红颜知己今生作陪,心里终于放下最后的负担,不复遗憾。
两人歇息了好久,这才继续前行。原来这云贵之地,泉眼极多。而各处泉水四通八达,或隔或连。初来时赤岩映字一法,便是欲以此探知现下四十二处泉眼中,哪里水面下降,可进圣宫。那毒桑圣宫地处群山环绕之中,只有这四十二处泉下有路可通。沈惜玉长年居于此地,虽没来过“骨蛇天狱”,但其大致方位总还了然。况谷中地形并不复杂,所以很快便找到圣宫所在。
眼下常释天失明残臂,已然不是宋奚遥的对手,圣宫中教徒又多,两人小心前进,很是忐忑。然历过适才同闯蛇穴后,便若死而复生。如今,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早已不以个人的生死为意,只求永为连理,永不分离。迈着坚定的步子,渐渐逼近圣宫。
沈惜玉彷徨四顾,忽然叫出声道:“奇怪,这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她竟看见在圣宫之外,到处满是毒桑教徒的尸体。有的一刀刺穿他人,有的与邻近相拥而死,更有的把剑自砍,举掌自插,横七竖八,惨不忍睹。
“难道是教中陡生内讧?”沈惜玉见死者均着圣宫服色,又有不少故交旧友,难免心中伤感难过。常释天听沈惜玉讲了所见怪异,肚里狐疑不止。沈惜玉让他暂且呆在原地,自己壮着胆子悄悄潜入宫去。宫中一片死寂,仿佛到了冥界森罗殿一般,只可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息。宫内情形也与外面一般无二,好像此地曾经历过一场大血战,而却无有一人生还。她找遍了各处,唯独没见到宋奚遥的尸身,却不知那奸贼到哪儿去了。沈惜玉俯身检查一具尸体,见他半边脸为人生生削去,伤处的血呈暗黑,溃烂发臭,想来已是死去多日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狗尾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