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枭(240)

2025-10-09 评论


    任天翔知道要真离开,以后恐怕没机会再见司马承祯,更别想走什么终南捷径。就算玉真公主看在自己帮她找回女儿的份儿上,向她的皇帝哥哥举荐自己,可肖己胸中要没有点真才实学,肯定也不会受皇上重视。当年李白受玉真公主举荐入了翰林,也只是做了个皇帝跟前吟诗凑趣的闲官,以李白之才尚且不受皇帝重视,自己就更不用说了。这样一想他便发拫道:“本公子也算经历过不少磨难,连死都不怕,还怕关起来读书?你快快把门锁了,别耽误我读书。”

    小道童答应着锁门离去,藏经阁中又只剩下任天翔一人。他三两下把送来的早点吃完,然后继续捧书开读。可惜看了没几页,眼皮又在打架,书本上的字就像是天书,总是很难理解和记牢。他忍不住掮了自己一个嘴二子,想将瞌睡赶走,可没管多会儿,就伏案再见周公。

    直到小道童中午送饭进来,才将任天翔从睡梦中惊醒,看看大半天?:这样过去,一本《论语》还是只看了寥寥几页,草草用完午饭,任天翔发狠道:“苏秦为了读书求官,不惜头悬梁、锥剌股,难道我任天翔还比不上苏秦那个口舌之徒?”这样一想他便效法苏秦,将自己头发用长绳系于书桌二方的横梁上,然后找了根戒尺代替锥子,每当自己瞌睡低下头扯痛头发丨?:拿起戒尺在屁股上狠抽一下。如此一来任天翔倒是不再瞌睡,但却依捺不住心猿意马,明明眼睛看着书本,注意力却在窗外小鸟的鸣叫,或亡:道士们的钟鼓磬声上,甚至观察地上一两只爬动的蚂蚁,也比读枯燥^:二曰诗云有趣得多。

    小道童送晚饭来时,见任天翔头悬梁的模样,一边将饭菜搁下,笑道:“师父说你多半会学古人的笨办法,让我给你带把锥子来。我开始还不信,没想到还真是这样。”

    任天翔脸上一红,讪讪道:“你师父都猜到了?他还说了什么?”小道童笑道:“师父说读书本是趣事,一定要顺其自然,千万别勉强自己。道门弟子讲究顺其自然和随性而为,也正是这个意思。”

    任天翔似懂非懂地问:“顺其自然,随性而为?那就是我想睡觉就睡觉,想玩就玩?”小道童哑然笑道:“那也不是,我建议你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书读起,形成习惯后再试着去读那些比较枯燥的书。你要先从书中找到乐趣,才能找到思想。”

    小道童关门离去后,任天翔还在回味着他的话,心中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将头发解开,将戒尺和锥子全部扔出窗外,然后开始在满屋书架中寻找。他先找到本三国时期邯郸淳所写的《笑林》,席地而坐,随手翻看起来,很快就为那些令人捧腹的笑话吸引,看得兴致盎然,不知不觉就一个多时辰过去。一本书看完,他却还意犹未尽,便继续满书柜去找有趣的书,不一会儿又找到本先秦时期的野史掌故。

    因为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书,任天翔不再感到乏味,当他终于觉得困乏时,已经是半夜三更。就这几个时辰时间,他已经大致读完了三四本书,虽然都不是司马承祯指定的书籍,却也让他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第二天一早,听到外面传来道士们早课的钟声,任天翔立刻从睡梦中醒来。他稍稍活动一下筋骨,便拿起那本仅读了几页的《论语》。清晨神清气爽,那些枯燥的文字不再那么晦涩难懂,他不知不觉就看了进去,渐渐开始领会到文字背后的思想。

    小道童送早餐来时,见任天翔已经正襟危坐,捧书在读,不禁有些惊讶。见他在看《论语》,小道童笑道:“其实公子可以先看看我们道门的经典,尤其像《心经》这样的修身养性之怍,如杲你能掌握其中的呼吸吐纳之法,对你修心健体都有莫大好处。”

    任天翔一本《论语》正好看完,便依言找出道家的《心经》,翻开一看,只见里面除了一些道家修心养性的方法,还有一套呼吸吐纳的技巧。他照着上面的方法试了片刻,感觉身心确实舒适了许多。

    就这样,任天翔沉浸于前人留下的文山书海,不再觉得读书是件多么困难之事。他甚至从前人留下的文字中,隐约领会到作者落笔时的心境和精神,看到了他们的追求和苦恼。每当夜深人静,在空无一人的藏经阁中,任天翔却感觉到有无数古圣先贤的精魂,在跨越时空与自己沟通和交流无论道家、儒家、释家、法家,还是墨家、兵家、杂家、阴阳家,千年文化浓缩成的精神财富,让任天翔有种忽人宝山的饥渴感,他就像最贪婪的饿汉,没日没夜地狂啖精神的大餐,司马承祯开列的书单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不仅将那九十多本书全部读完,甚至还兴致盎然地寻找更多相关的书籍,以便更多地理解前人文字后面的思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方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