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少年,姓燕表字凌云,籍隶安徽怀远,本是世代书香,也曾经过十年寒窗之苦,只因父母双亡,孑然一身。加之屡试不第,一位青梅竹马之友,年前又被强人劫去,所以立志弃文学武,希望将来行侠江湖,能直接为人间不平,留一份天地正气。
可是无如文武殊途,难得其门而入,且少不更事,对世道人情毫无经验。
因之一与走江湖卖艺的冲天炮吴能相遇,便为其大吹法螺所惑,延聘在家,相从苦练所谓抱石功绝艺。
直到今日,才为这一双怪老人前来点醒,认识武术之道,盖亦浩瀚无涯,绝非如冲天炮所说的,那等不穷理致知,只凭一味盲练,就可无敌于世。
是以他暗中心意一决,便泰然行所无事的,停止练功回庄,夜间也没有和吴能计议,刚过初更,就极端兴奋的,扑奔涂山。
说起这座山,虽然并不太大,但在历史上,却是大大有名,古时禹会诸侯,天下执玉帛以朝者万国,便在此地,西临淮水,隔岸与荆山遥遥相对,景色清幽,在这黄淮平原上,倒是十分稀有,而且距离怀远县城极近,座落在燕家这所祖居的五里庄南侧不远。
因此他,顷刻便直登山顶,在一块磐石上,静坐以待,这时,月朗星稀,凉风习习,加上松涛与流水和鸣,汇为炎夏一幅最优美的夜景。
自然读书的人,大都惯会吟风弄月,也感怀最多,是以这位小相公燕凌云,顿时心有所触,不禁目注淮河,信口吟出唐人绝句!
独上江楼思悄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
不料他吟声未绝,偶一转侧,突然发觉身旁多了一人,而且入目正是那位黄衣老汉,不知何时,前来悄立石畔?
于是燕凌云,慌不迭便欲起身礼见。
可是那知身形未动,又猝感左右两只手腕,一齐都被人抓住。且耳闻阴侧侧的一笑,瘦老道也蓦地神不知鬼不觉现在眼前,自己双手,正为他们二人,分别握在掌中,像两道铁箍似的,一丝都不能挣脱哩!
同时,目睹这一道一俗,面色全似乎不善,尤其在月光下,更特别显得可怕!
是故燕凌云,竟一时诧愕得不知如何是好,连此来一股热望,都顿为惊惧所冰消了。
半晌,忽见瘦老道,小眼一翻,射出两道碧绿的精光,向黄衣怪人怒喝道:“我钱伦素来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今天这小子是收定了,你老儿如要从中插手,捡便宜,那是休想!”
随又听黄衣老人,接口冷哼一声答道:“彼此彼此!我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呢?如承相让,今年这场比赛,也不必交手,就算你赢了如何?”
这真是从那里说起,敢情他二人,都是为了同时看中一个上好的人才,争要收作传人,各不相让啊!
其时,石上被迫难以起身的,小书生燕凌云,也立即闻言猛省,恍悟自己就是人家相争的焦点,不由大感踌躇。心想:“眼前这一对怪人,个个都蛮横刚愎,其非端人正士可知。
何况习武乃所以锄奸,纵是彼辈武功高强,自己亦曾读圣贤之书,焉能与之为伍。”
因此任由他们争持不下,始终默坐一言不发,并暗思脱身之计。
不过,他的忖度和主意,虽然都极为正确,但如今已身在人家掌握之中,要想远离是非,那是谈何容易!
别说他是一个未窥武学之门的小书生,就是武林一等一的好汉,在这两个怪老人手下,也只有惟命是从的份儿呢!
江湖上有个传言:“北阴南阳,神鬼难缠”。这瘦老道就是人称北阴的,三阴羽士钱伦,那黄衣老儿,乃是自号六阳老人万方的南阳。武林中,又管他们合称阴阳二老,或者是南北二怪。
这两人,各有一身独门超人的艺业,而且属性恰好相反。南阳尚刚,擅长一种六阳离火玄功,当之如焚,威力绝大。北阴善柔,练有三阴癸水真气,奇寒砭骨,可心动即发,伤人于无形。普天之下,也只有他们二人能相生相克,才是敌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