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大传(41)

2025-10-09 评论


    其时宋代只算男丁就有人口近七千万,实是前代所未有,此数直到清乾隆年间方始超过。那帮主看黄药师还在想,大声道:“你我大丈夫,一生当建功立业、快意恩仇,不该这般心事重重,长嘘短叹。”黄药师一听,心中大石落了地,朗声笑道:“大哥所言甚是!”

    铁掌帮主与他手掌一握,笑道:“胸中之不平,可有借酒消之;天下大不平,非刀剑不能消也!”

    黄药师心里“噔”地一下,这句话自己也曾听说过,自己死读了书本,远不及这刀尖上搏命的汉子见识深刻,此番江湖游历,结交恁多江湖豪杰,阅历大增,心下无比畅快。

    众人互相敬了一阵酒,胡乱吃了饭食,便将船锚抛到海里,提赵扩到船舱。舱内两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早已端坐正中,一个身着龙袍,一个身着侍卫官服,样子有些古怪。

    赵扩连惊带吓,又是晕船,只剩下半条性命,趴在地上如同一堆烂泥。那穿龙袍的老汉见状,大骂一声:“不肖子孙,这般没用!”

    铁掌帮主见了,叫人给赵扩看座,赵扩却不敢坐,站在当地,低头垂手。

    那龙袍老者又道:“赵扩小儿,你可知我是谁?”

    赵扩抬头扫了一眼,见那老者干瘦,须发花白,足有八十多岁,嗫嚅道:“不知。”

    那老者爽朗一笑:“钦宗皇帝是我父亲,我是太子赵湛。”

    赵扩一惊,徽钦二帝当年被金人掠走,带着王公大臣百工倡优三千多人,当时太子赵湛同时被扣,难道这人真是当年太子?赵湛笑道:“算起来我是你爷爷,当初要是没有靖康之难,今天哪有你这小儿做皇帝?”赵扩直说:“是,是”。

    “先皇先父被掠之时,我是终生不能忘怀,引为终生之奇耻大辱。那是整整七十年前的事了,金人进城按宗簿点名缉捕,少有人逃脱,我随父皇一路被拘北上,大宋百姓跪倒路边,哀号遍地,此情此景令人至今思之心碎!粘罕、斡不离将汴京根刷殆遍,大宋二百年府库蓄积为之一空!我们遗老遗少三千多人一路凄凄惨惨、哭哭啼啼,行了三个多月才到上京,路上金人百般凌辱刁难,牛马行辕难以补给,夜雨赶路,一日不停,常三五日不见村舍。夜间金兵守备森严,无人逃脱,到得金都所剩之人不足一千!金人令我等素衣参拜金人祖庙,又封祖父为昏德公,封父皇为重昏侯,一昏再昏!哈哈哈哈……”

    赵湛的笑声无比苦涩。“后来所受凌辱远不止这些,金人将九百多大宋遗老发配到韩州,给土地十五倾耕作自给,逢丧祭节令赐我们财物酒食,哈哈,你猜赐食前怎么着?即令我等写下谢表,写不好重新写过……”

    赵扩在一旁仔细听着,这谢表自己少年时候还曾看过一些,都由边贸榷场从金人手里重金买回,父辈们当年就是通过谢表知道徽钦二帝在金朝的一些情况。

    “后来,祖父和父皇又被发配到五国城。除太后和母后外,只有这位曹大人等三人随从,我们八人乘船北行了整整四十六天!”赵湛身边的曹大人眼圈已经发红,必然是想起那伤心往事。

    赵湛泣道:“我们在那里还算安生,祖父写诗做画,常拿衣物换来书籍读,每每遇到贩卖禽兽的,都买来放生,大家心里无不向往那久已失去的自由……”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那曹大人喃喃道,“先皇在时经常吟诵这首诗,每每泪如雨下。因为受不了金人的折磨,母后悬梁自尽了。一日祖父将衣服剪成条,结成绳准备悬梁自尽,被父皇抱下来,俩人抱头痛哭。后金人又将二帝移往均州,先皇终日郁郁,就在这亡国之痛中逝去,那还是个冬天,雪还没有融……”黄药师诗文最好,心下默念,那诗果然道出亡国之君的无限伤感,不让李煜。赵扩也听得悲悲切切,涕泪交零,他知道,这徽宗皇帝死后七年多,梓棺才运回故土临安,金人为此索要了许多财物。

    “祖父的尸体被架到一个石坑上焚烧,烧到半焦烂时,用水浇灭火,将尸体扔到坑中。据说,这样做可以使坑里的水做灯油。父亲悲伤至极,也要跳入坑中,但被人拉住,说活人跳入坑中后坑中的水就不能做灯油用了,所以,不准父皇跳入坑中。”赵湛又道,“祖父走后,父皇悲痛万分,我们独居苦寒之地,只盼那康王赵构能够营救我们回去。我们盼了一年又一年,听到的是一个个抗金将领的死讯!原来是那秦桧误国,北行途中,那厮与王氏卖国求荣,逃回临安,唆使康王赵构求和,良才被诛斥殆尽,此等奸贼,我真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谁料他居然得以寿终正寝,哈哈,可恼!”他本该叫赵构为叔叔,这般直呼姓名,显然极大不忿,对于奸贼秦桧更是恨入骨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狗尾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