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大传(42)

2025-10-09 评论


    黄药师心中暗暗念叨:“这君子终究敌不过小人……”恨自己不早生六五十年,得见岳爷,得诛桧贼。

    赵湛又道:“父皇也已经走了三十多年了,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么!”赵扩听到眼前这老人冷冰冰地用了个“死”字,不禁打了个寒战,抬头看了一眼那“爷爷”,摇了摇头。赵扩每次祭祖,都不忘在徽钦二宗坟前跪拜烧香,那钦宗梓棺归宋却是父亲当朝时候,自己其时虽然年幼却已明事,满朝文武大臣泣拜的场景,留下很深印象。

    “完颜亮那狗贼,那日来到五国城,命父皇做骑将,父皇已经六十多岁,哪里还骑得动马?被那奸贼硬生生扶上了马背,挥起马鞭,任那马狂奔,父皇年迈,哪里受得了这个?跌落马下,被那畜生践踏而死!”赵扩听到这里,心中酸楚,“哇”地一声哭了起来,那曹姓老人也暗自抹着眼泪。那赵湛却是目眦欲裂,牙关紧咬,满是仇恨。

    “此时那五国城就剩我和曹大人两个人,我们自知难以幸免,一天夜里偷偷逃跑,我们没敢向南方跑,却是向西而去,走蒙古、西夏,川湘,再奔临安,这一逃就是二十年!苍天有眼,终于有生之年踏上了自己的国土!十多年前,我们在真州遇到金兵,多亏这位帮主出手救了我们。”赵湛说着,手指铁掌帮主,“这铁掌帮主说,那赵构不发兵,却是害怕接回二帝,自己皇位不保,如今赵构早已退为太上皇。起初我还不信,可直到他死也未见宋军北伐。我想和这曹大人将先祖的遗恨告诉当朝天子,劝天子发兵雪恨。这铁掌帮主又劝道,我这老朽之身此时出来指手画脚,天子不但不会听,反而自身性命不保。须觅得良机,请皇帝出来说话。我觉得有理,只得隐居不出,谁知这一等就是十几年!”

    曹姓老者接道:“这十几年皇宫实在不太平,换了三个皇帝,天子很少出宫,一直等到今天才把陛下请到这里说话。”这十年来皇位更迭频繁,皇帝是一个不如一个,朝中上下一片混乱。

    十一年前,赵构养子孝宗实在不愿向比自己小四十多岁的金主称侄,传位光宗。这对父子一直矛盾很深,全因光宗听皇后谗言,对父亲大是不孝,父皇驾崩时拒不出面治丧。于是群臣逼光宗退位,立了一位新君,就是眼前的赵扩。赵扩父亲光宗在位不过五年光景。

    那曹大人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道:“先皇徽宗在时,有一天把我叫到身旁,对我说,曹勋哪,日后替我找到康王,告诉他父母的悬念和北行的艰难,便拆下内衣领子写下一行字缝好交给我。”说着,把那布包转递给赵扩,赵扩打开一看,是一件破旧的衬衣和一枚金环。那曹勋又道:“这金环是皇后的信物,皇后说,愿早如此环才得相见。”

    赵扩捻着金环,拆开衣领,见上面写着八个字:“可便即真,来救父母。”字迹歪歪扭扭,想是徽宗写字时心念大动,乱了方寸。

    黄药师听到这里,踏上一步,一指赵扩鼻子道:“这许多年来,哪个皇帝还记得北方的父母?哪个皇帝还记得胡尘里的子民!”

    赵扩浑身大汗淋漓,扑通跪倒在地,爬向赵湛,哭道:“爷爷,孙儿知错了,孙儿回去便出兵北伐,拯万民于悬壶,痛击金贼,报仇雪耻!”赵湛听了,老泪纵横,摸着赵扩的头,低声道:“好孙儿……”

    那内侍曹勋见了,大笑一阵,叫道:“先皇啊,这皇帝已答应对金用兵,解民倒悬,你托曹勋的遗愿今日已经了结,臣到九泉之下陪你来啦!”说罢嚼舌自尽。众人见这老侍卫如此忠烈,都是大哭了一回。

    铁掌帮帮主扶起赵扩,正色道:“既然陛下答应出兵北定中原,我等即刻送陛下回去。某自当联络抗金义士,策应大军!”于是命人收起锚链,大船缓缓向钱江驶去……

    宁宗皇帝果然受先祖遗恨所感,回到皇宫便委派宠臣韩侂胄着手休整队伍,操练兵马,等待时机成熟即起兵北伐,建立自己万世功业。

    黄药师在外游历多日,旋即回家探视父母,在家过了四个多月,街巷多传闻北伐大军已经整装待发。数月来,黄药师潜心参悟武学,对于《弹指神通》和《武穆遗书》早已参透,或指或爪,其劲力俱是大到了尽处。父母曾劝他前往普陀山拜师学义,黄药师却是不以为然,笑笑道:“武功都是人创的,凭我黄药师的聪明才智难道创造不出几路拳脚?”几日之内,便创出一路“疾风扫叶腿”和“兰花拂穴手”来,虽是参详所学所见得来,看来尚幼稚浅显,实际后招无穷,而且黄药师精通经脉穴道,每招都是直击敌人之要害,威力极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狗尾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