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这时,只见一个矮个僧走了进来,笑道:打扰师兄了。有个事要与师兄说知:依照本寺戒律院的规矩,凡来敝处挂单者,都要扪钟一月,以静法心。师兄如果方便,即从今日开始如何?尚瑞生望向法胜,见他微微点头,知是约定俗成,只好答允,跟二人走出来。
三人向西走来,只听晨钟不绝,众僧皆鱼贯步入各大殿,四面都传来唱经之声。早上空气新冷,与香火气裹在一处,闻之清神醒志,疲顿尽扫。
少时来到钟鼓楼前,只见一老迈僧人站在楼上,正自扪钟。那矮个僧叫道:师叔祖,请您老暂歇!今日有挂单僧来献法音。那撞钟僧歇下手来,向尚瑞生瞟了一眼,缓步走下钟楼。那矮个僧道:师兄请吧。尚瑞生迈步走上钟楼,楼高目远,心怀一畅,觉得力气也足了些,扶了撞槌向那铜钟撞去。少林这口大钟,乃是唐高宗时所铸的青铜古物,一经撞击,其声响彻山野,宿鸟惊飞。
尚瑞生被钟声震得发抖,遂留心护着伤处,一口气撞了十几下。岂料钟声未息,四面唱经声皆止。不远处两个和尚奔来,手里都拿着戒杖,大喝道:你这是敲的什么钟!长老们心都敲乱了,真是该打!当下将尚瑞生摁倒,戒杖雨点般落下来。
尚瑞生连吃了几十下,背上奇痛难忍,和尚虽非下死力落杖,但个个都有艺业,每一下皮肉皆破。尚瑞生实在熬不住,一头抢在地上,昏了过去。那矮个僧冷笑道:早知你是个匪类,来本寺避祸医伤!这一个月不打死了你,算我少林慈悲,你这贼命大!
过了多时,尚瑞生才疼醒过来。那撞钟僧叹了口气道:要说寺里戒律森严,也是该打你。这扪钟讲究个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像你那个敲法,气就乱了,一乱钟声就不是钟声,反成了俗音。俗音是惊不醒尘愚的,更乱了长老们的修行。尚瑞生听他一说,才知这顿打大有来由,只好忍气吞声,瘫靠在一旁。那撞钟僧摇了摇头,自去楼上敲起钟来。
尚瑞生一面喘息,一面细听钟声。初时肉伤骨痛,也听不出个路数,渐渐凝定下来,才发觉确有门道:但觉那钟声匀厚和谐,听似无甚变化,细辨则富含节奏,波澜起伏。慢慢地高远辽阔起来,似赋了少许诗意,响而不惊、厚而不烦、锐而不尖、醇而不烈,水一样漫入心田,化去人胸中烦闷,连响了三十六次,便即止息。
只见那撞钟僧走下楼来,竟似虚脱了,盘膝合掌,吐纳了多时,脸上才见红润,起身悠然去了。
尚瑞生受此教训,始知佛窟存身不易,忍着一身杖痛,歪歪斜斜地走回来。如此接连五日,尚瑞生无日不受刑杖,直打得皮开肉绽,苦不堪言。怪的是信元方丈并不阻止,信德也不出头,最后连法胜都不露面了。
这一日尚瑞生又被几人牵了来,敲不上五下,便受杖罚。那撞钟僧实在看不过去,待几人去远了,走过来道:你也是真没悟性,这些天怎连门径都没摸到?这敲钟可是大有学问的!首先力度上要有轻重缓急之分,韵律上要有抑扬顿挫之讲。再则手法有逼、扪、敲、击、叩、捶、打、槌、撞等九品,每一品各有说道
尚瑞生忍着气道:大师好意我心领了。这劳什子我学不会!让他们再打几日,也算我还了恩情。那撞钟僧不理,仍继续道:天底下的寺院,扪钟的法子都是不同的:寒山寺的钟声,均匀缓击,平稳中寓庄严,那里面原藏着律宗的心法。再说大都里大金觉寺的钟声,秘诀是紧十八,缓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合密宗大洗脉经一百零八窍通开。变化最多的是杭州灵隐寺的钟声,前七击,后七击,中间十八徐徐发,更兼临后击三下,三度共成一百八。说来咱少林的钟声最简单,前发三十六,中击三十六,后击三十六,共成一百八,内含波涛,浪浪相叠,发四季之音。你只要知道这个窍门,便好做来,但关键还是要佛根深正。
尚瑞生直听得头大如斗,苦笑道:敲钟比杀人还难,我这回算是知道了!撞钟僧道:其实你只敲了这几天,老衲已听出里面大有雄烈之声。你本就是入世翻筋斗的人,说这些也都没用,倒是老衲糊涂了。
正说间,忽见几个和尚又走回来,个个神情古怪。那矮个僧大声道:戒律院众位长老说了:你扪钟乱法,不是释子根苗,不配在客室居住!快跟我们走,给你另找个去处!连拉带拽,押着他向西走来,忽见前面有座殿宇,远望规模不大,甚为敝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