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出这股势流不按图中所指路线上行,忙将意念注于后背盲门、胃仓、意舍几穴。热流为其意念所驱,又调头向这几处穴道涌来,呼地冲穴而过,疾奔脑后天柱、玉枕两穴窜去。玉枕、天柱本是人身上最不易畅通的所在,热流连闯数次,均通行不过,其势已竭。周四大急,忙低首提臀,足趾向地上用力抓踩,一股力道由脚上生出,迅猛上行,以续前势。玉枕、天柱两穴受了震荡,豁然贯通,热流趁势冲破阻碍,沿头顶百会、前顶、上星几穴回流入任脉之中。按说这经书中所绘路线曲折幽僻,看似荒谬不经,谁想一旦冲过了几道难关,顿显神奇之效,竟再不须周四以意驱使,便能在那条细线所定的经络内奔腾流走,往复不停。
周四行功有年,真气却从未在如此稀奇古怪的路径内游走过,一时又惊又喜,又充满了几分好奇,连心口处无法承受的苦痛,也好似减轻了许多。他正思再练几式,一鼓作气,降住体内两只猛兽,前胸忽地一胀,心脉中有一股力道仿佛得了强援,势头陡然增强,一下子将另一股桀骜不驯的力道压了下去。
周四全身一畅,痛疼大减,心下惊奇:我行此一式,自是大增了易筋经的内力,难道这易筋经果真高于明王心经,这一回终于站到上风,将心经中厉害的内劲压服了不成?他虽不愿少林绝学最终降服了明教神功,但想到二者无论谁雄踞其上,只要真能将对方稳稳制住,自己一条性命便可无虞,当即又从经书中选了几式,依法演练。
工夫不大,体内便充满了易筋经雄浑的正气,另一股明王心经的霸道内劲,似已遁得无影无踪了。
他不敢轻举妄动,又静候良久,待觉体内渐渐顺调通畅,再无前时种种异端苦楚,不由得瘫坐在地,直愣愣地出神:我这体内魔障凶狡难测,适才来时,真好似大潮叠起,澎湃汹涌,直教人不死不休。为何这时说退便退,全身舒坦平和,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
他饱受蹂躏,此刻噩梦初醒,实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非幻。直过了一炷香光景,觉察体内确无气血躁动之兆,这才嘘口长气,恍如再生一般,向天磕下头去。
这一日他遭逢太多凶险,实已疲惫不堪,既认定顽症已去,不觉忘乎所以,撑地欲起。两腿刚一踩实,便觉右腿断骨处钻心般一痛,扑通一声,又跌坐在地。
他咬牙忍痛,并不慌乱,一手将断腿抬起,一手沿腿骨向前捋去。待触到断处,手掌就势轻抚一周,掌力轻轻吐出,另一只手骤然将腿向上一拉,一声轻响过后,断骨便即接合。这手法看似简单,其实却是甚难,两手使力若把捏不住分寸,抑或两手一拉一扶时分了先后,断骨都难接续。周四在洞中闲着无事,曾向周应扬学了这手接骨之法,当时觉得好玩,便不住揣摩习练,此番终于派上了用场。
他接罢腿上几处断骨,跟着又将震断的几块胸骨接上,自觉浑身上下再无拖累,于是挣扎着站起。不意腿上断骨刚刚对合,踏实后又剧痛不止。他自知难以行走,忙伏在地上,挪到一棵古树下,从那里拾起两根粗大的枯枝,借此将身子撑起。这两根枯枝顶端都有分叉,正便于拄在腋下。他手臂并未折断,尚能用上气力,双臂夹紧枯枝,将身子向前荡出。不待两足着地,枯枝一抬一点,又搠在地上,身躯呼地飘起,人已向前挪出数尺。
这法子虽弄得他前胸伤口痛楚难当,毕竟强似蜗牛之行。他试着向前撑出几丈,不见有何异样,于是强打精神,向迎面一座山峰行去
周四艰难前行,途中数次跌倒,几不能起。好在他心志颇坚,虽苦不辍,沿崎岖的山路缓缓行来,足足用了大半天光景,方到山巅。
此时日已西倾,山顶暮气沉沉。他躺在地上喘息半晌,自觉精力回复了许多,心中倒也踏实。
上山途中,他一直担心使力过剧,又激发顽症,不免提心吊胆。这时细察体内毫无异状,心下自是喜慰。他本是心宽之人,脱险后虽觉这痼疾去得蹊跷,却不愿深思个中究竟,只道是上苍施以恩泽,自家福祚不尽。偏巧这时又感到腹中饥饿,咕噜噜地叫个不止,如此一搅,心头这层疑虑便抛之脑后。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