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状,暗暗纳闷:松溪派之名,我倒听前辈们说起过,可近几十年来,却未见有什么人在江湖上走动。这二人既敢出头,武功自不会低,但在少林派面前,又何必装腔做势?难道他二人名震九霄,天下无人不知?实则众人对松溪派虽有耳闻,也仅仅是知道有此一派而已,至于此派详情,却是毫不知晓,一时起了好奇之心,都想知道这二人究竟是谁。
那白面男子听同伴一说,点了点头,转身望向天心道:松溪派笪象川,给少林方丈见礼。嘴上说是见礼,两手仍背在身后。众人听他报出名姓,均是一怔:笪象川?我怎地从未听说过?许多人恼他骄而无名,顿时哄笑起来。只有那头陀和疤脸老者等人神色恭谨,露出钦仰之情。
天心微微一笑,合十道:久仰!久仰!口中虽如此说,脸上分明露出闻所未闻的表情。众老僧暗自嘘了口气,眉宇间也都舒缓了许多。
木逢秋与盖天行悄立人群,猛然听到笪象川三字,心头却是一震:怎么会是他?二人相顾惊疑,盖天行率先开口道:木兄看那人果真是木逢秋凝视那白面男子,皱起眉头道:此人初入场时,我便觉得眼熟,但若果真是他,到如今总该有七十余岁,这盖天行道:他松溪派内功独树一帜,原本高明。此人驻颜有术,当非稀奇。木逢秋点头道:当年周教主曾说,松溪派内功讲究气沉黄庭、气转黄庭,即丹家所谓调伏龙虎,姹女求阳之意。乃是以抱元守极之法,练先天浑元之气。看来此项功法果能敛先天之气,鼓元神之勇,有意想不到的神效。
周四见二人神色凝重,问道:这松溪派很了不起么?木逢秋连连点头。盖天行虽不开口,却也默认。
周四听慧静详述心得后,知他武功高极,大是强援,对各派已无所惧,笑道:我此前并不知江湖上有这多教派,今日倒是开了眼界。这松溪派是何来历?说罢望向那白面男子,眼见他受了众人哄笑,竟似丢了魂魄一般,就此呆立不动,也便不甚在意。
木逢秋见教主颇为轻敌,正色道:教主有所不知,这松溪派可是近世非同小可的门派。开派祖师张松溪更是贯通内外,溶铸道俗的一代神功巨匠。其人在世之时,遨游则各派藏形,雄视则海内寂寂,绝无人敢攀望项背,以图一逞。
周四哦了一声,似笑非笑道:这张松溪是何时的人物?木逢秋道:据言松溪生于明武宗正德年间,距今也不过一百三四十年光景。周四道:如此说来,松溪派立足江湖不过百余年,如何能与我千年少林相比?我料张松溪必是附会先人之学,妄加修补之后,便自诩为独门绝技,欺世盗名。
木逢秋心道:教主并不知张松溪生平,为何妄加贬损?难道我赞誉松溪之词,他听来不大顺耳?这等气量,可非成大事者所当有。说道:松溪派武功,确非尽数由松溪自创。传说当年张三丰开山立派,门下有八大弟子,而其中技艺最精者,乃陕西人王宗。三丰真人死后,王将其技传于温州人陈洲同,洲同至暮年,方才传于松溪,故松溪亦可算三丰真人再传弟子。
周四听到这里,心道:原来松溪派与武当派同宗。木逢秋见他不再作声,又道:松溪得内家秘术,又吸取僧、岳、杜、赵、洪、智、慧、化八家之所长,遂创出别具一格的松溪派拳法。此前武当俗家仅有八派,自松溪而后,才形成今日之俗家三乘九派。这九派虽属同宗,然技法各有所尚,究其造诣粗精,则松溪派后来居上,堪称独占鳌头。
周四闻听松溪派乃九派之首,不觉收敛起轻视之意,问道:这么说松溪门下,必是代出名手了。木逢秋道:张松溪授徒原是不少,但晚年性情转戾,每见弟子稍有恶迹,便即诛除。死前几年游遍川、鄂、湘、黔,几乎将门人屠戮殆尽,最后只剩下叶继美、季化南二人,延续宗脉。叶继美此后又传了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等人,季化南则终生未传,郁郁而终。吴昆山等人虽得神技,但畏师祖余威,都谨守门规,不敢涉足江湖。若非当年季化南有独挑少林之举,江湖上几乎忘了有松溪一派。唉,实则松溪派存世只是近百年之事,只因其拳法绝伦,内功玄奇,反使人觉得虚无怪诞,不似真情。倘若属下这一班老朽死了,恐怕天下再无人知道此派内家绝学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