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见他式简意足,暗藏无穷之味,当下虽不变招,掌上那一股大力却已收了,前臂似小舟激冰而行,凭虚御风,远离尘嚣,一种悠然之致立时见于掌端。这一变遗貌得神,取意清空,确是极见功力。
那人一望之下,忽想起自家天马行空,畅情适意的往昔,心下倍感凄凉,轻叹一声,躲了开去。周四占了先机,心中大喜,连环几掌,都击向对方要害。那人大怒,只出两掌,便将周四压在下风,掌势腾挪开来,劲气卷荡不息,又把周四牢牢裹住。
周四使出浑身解数,与那人斗了几掌,眼见对方出手如电,掌掌奇幻绝伦,不由得暗暗惊骇。那人一心要毁武当这朵奇葩,哪还容他走脱?当下催动掌力,忽尔绵柔缠裹,忽尔刚坚掠抖,每一招随生随化,浑元无隙。掌法使到妙处,神在手先,意不空回,起落收扬,犹如生龙活虎,谷应山摇。其间连施数种旁门劲法,悄然者细若涓尘;激扬者动如曳浪;凶猛者仿佛恶兽扑食,头顶趾抓,横冲直撞;巧怪者又似灵猿攀枝,展筋缩骨,跳荡不定。当真浩气放纵,壮而无敌。
周四苦撑到七八招上,眼见对方每出一掌,事先都绝无半点征兆,掌法之奇,运劲之妙,实是平生仅见,自知再斗下去,必然中掌,趁那人举掌来击,陡然矮身前蹿,绕到他背后。那人回不得身,脑后却似长了眼睛,双掌向后拍击,掌法仍是神妙无方,但威力却减了许多。周四得地利之便,这才有暇反攻,怎奈那人掌法实在太高,竭尽全力,也不过稍挽劣势。
他绕到对方身后,只想略做喘息,待觉心神稍定,又晃到那人身前。那人见他不肯占这便宜,赞道:“小道士甚有骨气!”掌法一变,劲气缩骨而出,掌力愈收愈紧,再不放周四逃脱。二人这一回斗到十余招上,周四左支右绌,应法已穷,一时无可奈何,又闪到那人背后。
那人两次被他挣出身去,惊怒交集,一面反掌击来,一面嘀咕道:“奇怪!老子这套掌法使开,从无人能脱出掌握。当年你师父若非以凌厉剑气冲破网罗,也绝不会将我擒住。你这小道士怎会……”他眼见周四在自家如此浑然厚密的掌风之中,仍能趋退自如,始知对方内力之深,远远超乎想象,当即掌力愈催愈疾,一时间只见他衣袖飞舞,状如彩蝶,身影却渐渐模糊,难以看得真切。
二人斗了一阵,周四每逢不支,便飘到对方身后,顷刻间往返五次,周身大汗淋漓。须知那人掌法之高,实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任何人想要从他手底挣脱,都几乎绝不可能。周四每一次刚要移步,对方杀招立至,招招似疾风暴雨,骤密无歇。
此等比拼,原耗心神,周四虽能侥幸脱身,但随后又得返回险域。饶是他功深体壮,也渐感心力难支。
那人见他几次履险如夷,每一回都借着自家所发劲力,意想不到地闪到背后,其间或从头顶飞过,或自掌下滑走,身法之妙,胆量之大,均非常人所能,虽在懊恼之下,也不禁啧啧称奇。
周四斗到这时,心中却暗暗叫苦。他掌法一小半得自木逢秋传授,大半乃是自悟,虽属上乘武学,威力奇大,但究其玄奥深微,终未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与那人出神入化的掌法相比,毕竟颇有不如。况且那人身子不动,他已撑不过二十招,真要脱出羁绊,结果更不言自喻。他屡现窘状,忽生歹毒念头,蓦然晃到那人身前,右掌直出,拍向他胸膛。
这一掌看似平淡,两股大力却悄然运聚掌端。他前时存了较艺之心,本不愿施此辣手,这时急怒相催,再无顾忌,内劲使得足了,拍来时反而微风不起,毫无声势。那人见来掌轻若一羽,偏又不留余地,心中大乐,不假思索地举掌相迎。
便在这时,丹田内突然有物一动,周身顿时极不得劲,待要撤回手掌,哪还来得及?只听波的一声,两掌撞个正着。那人全身一震,嘴巴大大张开,就此一动不动。周四则目瞪口呆,连手掌也忘了收回。二人相向而立,都直楞楞瞅着对方,大气不喘,似乎对方身上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平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过了好一会儿,那人缓缓收回掌来,失魂落魄地道:“原来少林派的宝典也落在了你师父手里。了不起,了不起!天下竟有人能将这两股劲力揉在一起,确教人无话可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