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杰听了这话,他就知道那红蝎子的盗群现在是盘踞在太行山,笑了笑,并不再言语。吃过了饭,他就觉得在这里待着没有意思。而且天色还不到二更,他就到床边打开了包裹,换上了一件漂亮的长衫,带上些银两,走出了店门。这门外就是大街,商铺十分繁盛,站在街上一看,到处都是灯光,真如同上元灯市一般。
张云杰信步走着,他因自己没有兵刃,想找个铺子买一口宝剑,可是找了半天,也没见有摆着兵器的铺子。眼看将走到北门,忽听有一阵丝竹之声,吹进了他的耳鼓。他站住身细细地听,就听丝竹声音,杂着咚咚的鼓响,并有女人的柔细的声音歌唱。扭头一看,原来是街西有一家茶楼,楼上灯光辉煌;那弦声、鼓声、女人歌唱声就是从那楼上发出的。
张云杰走过去,就见那里的横匾写着是“太平茶社”。门前挂着两面木牌,上面红纸金字,写着:“本社特请开封府艳群班,小玲宝、梁美容、张玉子,各位姑娘登台表演拿手坠子戏、莲花落。”张云杰这时本己有点醉意,愁闷未消;口又渴,他随就进了茶社。顺梯子上了楼,就见眼前现出一座绮丽的歌场。
这歌楼上的地方很是宽广,天花板悬着六只玻璃灯,照得通明。当中一个台子。台上摆着一张长方桌子,桌上放着两盏方形的玻璃灯,上面用红漆写着“艳群班”。桌后坐着一个年老的人,手持着个弦子,微扬着脸儿,像个替(?)者似的,用戴着象牙指套的手指头,拨出来圆滑如珠一般的弦声。旁边就是一个歌女,站在鼓架子后面一手摇着小竹板,一手持捶敲着鼓,随节和弦;唱出来娇媚的声调,并把眼睛向台下那二三十个衣履整齐的顾客去投。顾客们多数像商号掌柜,少数像富家子弟,形态不一。有的喷着水烟早烟,有的就彼此闲谈,有的拿茶盅往下颏去送,呆呆地向着台上的歌女出神儿。
那个歌女的年纪至少也过“花信”,并不美,脸上虽然擦着许多胭脂粉,但掩不住本来的雀斑。梳着条长辫,穿着红衣裳绿背心,没有多么动人之处,可是她的喉音却很清亮,如百灵鸟一般在那里叫。唱的是什么,张云杰也听不懂,只隐隐听了一句:“这才是,流泪眼望着流相眼,断肠人对着断肠人……”
张云杰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旁边有个茶房嚷道:“一位!”又过来说:“大爷在这儿坐台好不好?正对着台,待一会儿小玲宝就出来。”张云杰却摇着头,两眼直向台上去看。他见台上有帘子,大概帘子后就有什么小玲宝。他正在发着怔,忽见东边靠着窗的一个坐位,站起两个人来,仿佛找什么熟人似的,向他这边很注意地看了一看。
这二人却是强壮的少年。其中一人身材极高,左脸上有一块刀疤。张云杰就非常注意此人。他见这两人又都落了座,见旁边还有一个空位子,他随就走过去。那边一共是三个人,都又扭着头向他望了望。张云杰落了座,脸上正对着那边的桌,相离不过两三步。茶房给他泡上茶,张云杰喝了一盅,就听那台上的歌女正唱在精彩之处,一些听曲者也都正在出神,有的还暗暗叫好。
张云杰座旁的那个脸上有刀疤的汉子,却十分不耐烦,他说:“这娘儿们还尽自麻烦什么?快点叫小玲宝出来吧!老子花一吊钱来听的就是她。”旁边他那朋友,一个瘦面的少年说:“我倒愿意三爷来时再叫小玲宝出台,三爷很赏识小玲宝。”那脸上有刀疤的汉子又向同桌另一个少年问说:“三爷今天准能来吗?”
那少年穿的很讲究,精神很轩昂,直点头说:“一定来。昨天就同着泰来镖店的几个镖头来过这儿一趟了,何况今天他又晓得咱们在这里等着他。”那个脸上有刀疤的就不住地扭头,向楼梯那边去望。只要有人上楼来,他就非常注意,仿佛他有什么要紧的事,等着那位“三爷”前来办理似的。
张云杰这才知道,他们都是镖行的人。心中就不禁很轻视,暗道:“红蝎子在附近闹的这么凶,客商都不敢往北走,你们这些饭桶镖头大概连买卖也都不敢做了,所以才跑到这儿来听说书。此时台上那个歌女唱完了,下了场,掀帘进后台去了。一般听曲者就都眼巴巴地等着第二场的歌女出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度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