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院大门前,华表耸立,亦增嵘峨壮观。登石墀,俱镂花纹,历七级而入大门,细乐悠扬,繁管促节,起於庭中,好大的场面。
主人肃客入院,进入正厅,画拣雕梁二局大轩敞,古色古香,只是给三山五岳的人物一反衬,使显得不伦不类了。
玳瑁筵开,芙蓉席上,主人一摆手,命奏乐娱宾。
繁弦急管,竟奏秦腔,秦音高亢雄壮,杨惮所谓“仰天俯岳,而呼呜呜”者。自李三郎(唐玄宗)专设梨园,授以秦声,遂开後来平剧、汉剧、越剧等之先河。
秦腔之举上容节,音调拍奏,皆有古意。李、霍二人饱读群书,也明音律,虽是初次听见,当然能识其妙。大约这儿乐工皆是集一时之名手,古筝檀板,羯鼓胡敲,急音激楚,使人耳热心酸而有慷慨激昂之意。
所谓“奏来天宝乐,歌得七阳腔。”这明明是华延作出,宾主言欢,只差没有名妓侑洒,妙舞助兴,却不知危机四伏,杀机密布。
李、霍二人虽知“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且冷眼旁观,已看出座上群雄神色不定,虽是御酒会肉,高谈阔论。不失英雄木色,而任何巧饰,掩盖不了心情紧张,连侯老怪也似心有重忧,强作镇静。
二人都知道必有非常事故,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当儿,自己二人恰巧适逢其会,拿不定到底为何,伺不便询问。但估量自己二人与主人并无什么过节,更无仇恨,当不致是对付自己二人?但心内却七上八下,随时待变。
却听玄灵子幽幽的道:“侯道友,在座皆道中人,不拘俗套,贫道敢问,你的事如何?风闻我那孽徒累及令媛,可否交出,让贫道一问端的?”
听他语出冷如冰,不但李、霍二人一怔,全场立时肃静,可见事情不简单。
当然,全场目光却集中在玄灵子和侯老头身上。
只见侯老头寿眉轩动,连尽三大觥,拂须怒目道:“承下问,敢不实告,侯某此次由长白摒挡南下,正为此事!小婿之死,已渐见眉目,此时尚未可断定。虽与令高徒有关,但咎由自取‘小女失德’,侯某家教不严,不欲琐渎道长……”
玄灵子大约不耐烦了,冷笑一声:“老侯!你也一大把年纪了,怎么忽然婆婆妈妈的不痛快,到底为何?”
这老道真是冷僻乖张得不近人情,李、霍二人刚觉情况不妙,加紧戒备,果然,厅上群雄大约不满玄灵子的咄咄逼人,都纷纷变色。
侯老头也似有恼意,愤然道:“起因为了小婿私藏了一本邪书,叫什么“金楼子”,相传乃梁元帝所作,不知如何被令高徒知道,专程前来借阅。令高徒不但受那姓罗的淫妇所惑,盗书出走,小婿无行,小女无知,为此追蹑,狭路逢仇,以致在汴洛道上,为侯某昔年一对头堵截。小婿当场殒命,小女却反得令高徒同堂援书逃回。侯某现正了结此事,今晚便有死约会。道长何相逼之甚?”
玄灵子冷哼一声,面色越见冷漠阴沉:“那么我那孽障现在何处?”
侯老头也怒声道:“道长莫非见疑侯某羁绊令高徒了么?从来疏不问亲。侯某实话实说,吾辈定作掩耳盗铃之事?在座同道皆可作证,侯某决不能一手遮天,欺瞒道长!”
这老头大约心中愤极气极,激动得白须抖动如潮,全场气氛更趋紧张。
只因事情发展得大铖唐兀,李、霍二人弄不清底蕴,无法插口,此时此地,动辄得咎,也不便搀言,只有三缄其口学金人,先求自保。
只见玄灵子拂袖而起,冷哼道:“这样说来,倒是贫道无理取闸了?黄牛角、水牛角,各有各的事。孽徒既不在此任他上天入地,贫道自有道理。打搅!失陪!”一声狂笑:“另有嘉客来到,主人何不出迎!”袍袖展处,烛影捏红,好老道,竟肆无忌惮的大模大样离座而去。
这可把李、霍二人僵住了,同行又不是,留下又不是,暗骂这老杂毛真是难缠,弄得人神魂颠倒。
冷眼疾扫全场,都纷然变色,但微一动乱过後,迅即饮会谈笑如故,好像先有默契,预有成竹,倒不失武林本色,难得的都能镇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南湘野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