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招才递出一半,蓦地见陆半剑转身抬起一腿,便往自己的刀背上踩落。
杨景修万万没想到陆半剑竟然有此一招,其时距离又近,陆半剑速度又快,当下想也不想,左手伸指成爪,便往陆半剑的脚背抓落。
陆半剑见他变招敏捷,不由暗道一声:“好!”右脚使劲,便想与他硬碰硬,一较高下。接着只听得“砰”的一声,脚背上太冲穴忽然一麻,陆半剑暗呼:“糟糕!”急催内力劲透脚背,顺势踢出。
原来杨景修见陆半剑这一脚厉害,倒也不敢硬抓,当下改爪为指,以食指疾点,只是太冲穴是点中了,使出的内力却有如江水灌入汪洋大海,霎时间无影无踪。这一指之力既然无功而返,陆半剑跟着踢来的一脚便随之加身,杨景修只觉胸口一阵烦闷,双脚已然离地。
众人只见杨景修身子不住地往后飞,喀喇一声,撞破窗户而去。陆半剑潜运内息游走全身诸穴,确定杨景修这一抓毫无异状后,双足一点,也跟着飞身而出。两人这几下兔起鹘落,霎时间都失去了踪影,永清追到门外高喊:“师叔!师叔!”
极目四顾,都早去得远了,却哪有人回应。余下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多话。只是一个号称半剑,一个擅长快刀,最后竟各自使出拳脚才分出高下,不禁令人为之傻眼。
却说那杨景修借力使力,顺势撞破窗户扬长而去,陆半剑在后紧追不舍,两人一前一后,这一路直追出小镇外一二十里。杨景修的轻功造诣原甚高于陆半剑,只是受了那一脚后,全身血脉翻腾,头晕目眩,这才慢了下来,与陆半剑闹了个旗鼓相当。但到了后来,陆半剑浑厚的内力渐渐占了上风,两人的距离也一尺一尺地拉近。杨景修见情势不妙,灵机一动,忽然一个定步转身,回头往镇上跑。
那陆半剑见他忽然掉头,还以为他放弃逃走,决心一较高下,于是更不停步,挥剑迎上。却见杨景修把手一扬,手中单刀竟然飞出,先人而至,陆半剑不料他竟来这么一手,身子一矮,避而让之,手中长剑颤动,以防敌人后着。只是那扬景修哪有什么后着?单刀重回手上,两脚使劲,早已冲出两三丈远。陆半剑待知上当,所练的轻功却不能像扬景修那般说停便停,这么一来一往,两人又拉出了五六丈远。
陆半剑从未遇过这么狡猾的对手,他这一生最喜欢做的事,便是一对一的对决,然后各自使出最得意的功夫,痛快淋漓地打上一架,也就是他所谓的“输赢不论大丈夫”,双方直来直往,正大光明,轰轰烈烈的那种气概。其实江湖上人物形形色色,老奸巨猾的人何曾少了,只是他的武功实在太强,一般的人物在他面前无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战战兢兢的应付,那不是不想狡猾,而是狡猾不起来。
杨景修的个性与他大不相同,虽然也是“输赢不论”,但他的“不论”却是“不必”。也就是陆半剑的不论,还是要分出胜负,只是不去计较谁输谁赢,务求过程痛快;而杨景修的不论,却是根本不必要分出胜负,他字典里的打架这种事是随兴的,跟你有仇就打到你死我活,没有深仇大怨的就彼此练练。所以在基本态度上,杨景修其实远较陆半剑更为豁达。
这陆半剑自途中被杨景修摆了一道,心里是愈追愈气。他心有旁骛,这回程便再也无法拉近距离。
一个年轻气盛步履轻盈,一个炉火纯青脚力雄健,这二十里路转眼便到。陆半剑见杨景修又跑回小镇上,心里疑窦暗启,忽地见他一个转身,消失在街角,吃了一惊,急忙跃上一旁的房舍屋顶。张目望处,只见杨景修的身影闪进了一间红瓦人家。陆半剑连忙几个起落跟上,推开屋门,却进到了一处磨豆腐的磨坊。这磨坊也没多大,土墙边只靠了一只驴子,后门敞开,一个人影也无。陆半剑退回原路出来,四处又兜了几个圈子,竟是将杨景修给跟丢了。
陆半剑心念一动,寻路返回原先歇脚的饭馆,远远地却见永清明月等四人,两两搀扶着向他走来。陆半剑迎向前去,说道:“出来的时候没碰见什么吧?”永清见师叔面无表情,知道没能截下杨景修,不敢追问什么,只回道:“我们出了些银子赔给了饭馆后,就马上出来了,路上没见到什么。”陆半剑“喔”的一声,表情漠然,过了一会儿,才道:“眼下也没什么事了,你们就一起先回山上吧!”永清道:“松清师弟与明心他们便在附近,还是让明月与明心他们送受伤的师兄弟们回去吧,弟子还是跟着师叔,听候师叔差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