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结连环套(2)

2025-10-09 评论

    大明成祖永乐十一年,五月己巳纯阴日,百事不宜,山东历城县境内,一支泰山旁脉,名叫千佛山的深谷之中,独居着一处人家。

    中午,深谷里一条小溪上,出现了一个异常俊美的童子,悄悄地划出一艘小舟,顺溪而游,突然那小船驶进一个极大的漩涡,一阵摇荡,撞在溪流尽头的谷崖上,碎成片片,那幼童没喊一声,便坠入了水中,瞬即失去了踪迹。

    下午,那家人发现幼童失踪,全家人一齐出动,虽然寻遍了满谷,却未发现半点儿线索。

    入夜,晴空万里,蓦地渗出一片乌云,笼罩着这座山岭,顷刻间,暴雨骤然勃发,风声雷声,在闪电中猖狂肆虐,像是天地末日的光临。

    前山,散落的石雕巨佛,变成了一群落汤鸡,面上雨水纵横,似在悲泣某个惨剧的发生。

    后山,除一座高拔入云的烟囱峰,其他各地,都逃不出风雨袭击的噩运,峰下,深谷里那处房舍附近,此时,在狂暴的风雨中,蓦地问起刀光剑影,阵阵凄厉绝望的吼叫,穿过墨黑的乌云,传出谷外,但瞬息间,一切又趋平静,连那狂暴的风雨也缓缓止住,随乌云散去。

    而谷中,那独一无二的一处人家,却在此时吐露出火舌,片刻工夫,化成腾腾烈焰,升起一股浓墨黑烟,而那精致的房舍,随即变成一堆废墟砖。

    火光中,十多个竖眉横目,相貌凶恶的大汉聚拢一起,狂笑着商讨这一次空前的胜利,与处置那两个“战利品”的方法,在他们的身旁,横七竖八卧倒着七八具尸体,及两个咬牙切齿,不能言动的女童。

    火光中,那十几个大汉面前,不知何时走来一位慈眉祥目的老尼,手持云帚,双目中神光四射。

    十多个大汉一见老尼,为首一人发出一声喊叫,立即分头四散逃窜,老尼冷冷一笑,先救醒一对女童,再一一察看尸体,看是否有救治的可能。

    然而,老尼失望了,她心怀恻隐地看着伏在尸身上痛哭的一对女童,感慨地合十,默诵“阿弥陀怫”。然后,老尼劝住了女童的悲泣,用掌力在崖边击出三个大坑,按照女童的指示,将众人分别埋葬。

    并树立起三座“石碑”,运用指力写出“赵世逸之墓”、“李圣坤、孔维云夫妇之墓”

    及“义仆之墓”这样。

    然后,老怪挟起两个女童,足顿处,人化一溜轻烟,射上高约三余丈的谷壁,稍顿晃身再起,接连着几个纵跃,便消失在幽暗的夜色之中。

    然而,老尼的来去,全被那栖在枝头,一只白鸟看见。

    老尼走后,那鸟也一声清鸣,鼓翅向烟囱峰顶飞去,霎时只剩下一点银星,转折间,也没入峰头的暗影。

    第二天,夏日骄阳,炙热如故,千佛寺里的钟声,按时响出悠扬的声音,深谷里,除去那被火烧残的房舍,及新添的三座新坟外,并无任何变动。

    花却照样开放,溪水依然湍急着奔流,只是,自今而后,却再也听不到旧人语笑声了。

    五年以后,一个冬季的夜晚,天上月明星稀,北风呼啸掠空正紧。

    谷中,一片荒凉,木叶多已调零过半,枯草、枯叶淹没了一切,此时除却那呼啸的风声之外,一切都失去了生机,连那一弯清流也寂然无声,宛如一条死蛇,静静地倒卧一边。

    蓦地,千佛寺里的钟声,沉重发出三响,划破了夜的沉静,那高拔千仞,壁立如削的烟囱峰顶,也随着响起一阵清幽宏亮的长啸。

    啸声里,一团淡淡蓝影一点银星,自峰顶飘起,像被劲风吹落的枯叶,霎时间,一泄千丈,疾若电闪般降达谷底,显出一个身着一色淡蓝的少年书生与一只苍鹰般大小,羽毛赛雪的鸟儿。

    那鸟儿,周身闪泛银光,铁喙钢爪,双睛中精光四射,栖息在一株枯树的枝头,剔翎弄羽,神俊异常。

    那书生,年约十八九岁,十月寒天,身上只芽着一领淡蓝儒衫,薄如蝉翼,奇而泛亮,即使在这深谷的暗影里,仍隐泛蓝光,连他足上的鞋袜,头戴的文士巾,与背上包袱,都是一样的色泽质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司马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