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陵一看如此情形,又是难过,又是愤怒,枉说佛门广大竟容不下自己弟子,不由得对道印而视。
当时情景,实是尴尬,道印除了极力慰劝以外,别无他法。
一微尽情哭过一阵,收泪起来,又换了一副坚毅的神情,掏出那本小册,交给道印说:“烦你转给你师父,并请转告,但愿好自为之,克保少林令名。”
说罢,又向侯陵微一扬手,说声:“师弟,咱们走吧!”起大袖一抖,侯陵跟着飘起,翩翩如两只灰色大鹤,霎时间海阔天窆,走得无踪无影。
这一微二次踏入江湖,纵横三十年无敌手,可是从不妄杀一人,其间两至天山收服邓来阳,完成亦玄遗志。三上少室,解七派围攻少林之危,义救一尘,又曾在高邓湖独擒水怪,保障一方生灵,完成侠义门中种种可歌可泣的侠义事迹。
三十年以后,江湖元奸巨憝,死的死,隐的隐,一微倦鸟知返,这时少林掌门人已由道印继承,数次叩请师叔回山怡养,那一微自觉不甚合适,坚持不肯,悄悄在伏牛山寻下一处石洞,以一鹤一猿为伴,闭门静修,除了侯陵一年两度去探望以外,江湖中人根本不知他尚在人间,不过盛名却是二十年不衰,凡是年过花甲的武林前辈,每一提起“一微上人”四字,无不肃然起敬。
就在去年盛夏,侯陵上伏牛山避暑,与一微上人盘桓了半个多月,临别之时,一微上人说出一件生死大事。原来一微上人,功行猛进,静中神游,默悟前因,有一段四世宿业未了,此一前世有缘之人,七年前中秋之夜,降生中州富贵人家,如能度化上山,解消宿业,功德亦说圆满了。
话中之意,是想请侯陵代为寻访此一有缘人,老友生死大事,义不容辞,侯陵慨然答就应下来。
这下可苦了闲云野鹤,游戏人间的九指神偷侯老侠。盖因一微上人,不过朦胧参悟,到底此人姓什名准,降生中州何处?一概不知其详。侯陵如大海捞针般,四处探访富户人家的幼年子弟,不是年龄不对,就是生日不对,日子愈长愈觉渺茫。
由于这一年多来,侯陵足迹始终不离开中河洛一带,因此常到诸葛玉堂家盘桓。他爱诸葛玉堂秘制的百花佳酿,更爱诸葛玉堂潇丽不俗,因此原来泛泛之交,倒结成了晚年的密友。湘青和艺儿这一对小儿女,更是与侯陵投缘,因此,每当踏破铁鞋无觅处,心中烦闷异常之时,只要到诸葛玉堂处来大醉一场,逗弄逗弄这一双娃娃,一切尤愁便都抛到九霄云外。
这年夏天,侯陵从铜山沿黄河西上,直到潼关,再沿渭水西到咸阳,细细搜索了一避,仍旧毫无踪迹。由咸阳踅回长女,顺道到黑珠崖来探望诸葛玉堂,正值重阳佳节,登高置酒,闹谈之中,侯陵提及当年与艺儿之父伏一睿,在泰山登高,分手以后,伏一睿不上两个月,就在海南五指山误饮毒泉而亡的往事,唏嘘不止。那诸葛玉堂也黯然微叹道:“老前辈可知,艺儿并非一睿的遗孤?”
侯陵闻言诧异,问道:“那么艺儿又是什么人呢?”
于是,诸葛玉堂停杯低语,说出艺儿一段神秘身世。
事在一年半以前,长安城内安平镖局掌柜,诸葛玉堂的三十年老友“银枪神臂”胡胜魁,派趟子手丁四骑子快马,来请诸葛玉堂去诊治一宗疑难大症。
病人乃是一个幼童,据胡胜魁说,他从太原交镖以后,回程在潼关附近的山涧中,发现这个孩子,浑身伤痕,但胸头犹有一丝热气,江湖道上,讲的是扶倾济危,岂能见死不救,因此将他带回镖局,延医诊治。奇怪的是,孩子始终昏迷不醒,但又并不断气,请来的医生都识不透其中道理,这才求教于不轻易下山出诊的诸葛玉堂。
诸葛玉堂,果然名不虚传,一看之下,微微笑着问胡胜魁况:“贤弟久行江湖,见多识广,可知此子为何如此?”
胡胜魁欠身笑道:“正因小弟愚昧,才来请教老大哥。”
诸葛玉堂不再答话,打开了药囊,取出秘制的紫金夺命丹,调化开了,将那孩子身上伤处涂遍,白布包好。下余之药,撬开孩子牙关,和茶灌了下去,然后在他右边肺底稍下,用两分真力,使掌一推,孩子的手足一动,哼出声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南湘野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