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面具(4)

2025-10-09 评论


    听他口气,大概也对宝宝头痛万分?XXX

    三月。

    晚春。

    渡船过扬子江,北方的寒气已被隔绝。

    温暖而不炙热的阳光,洒晒大地,怀抱着人们,生命是多采的,充满了青春的欢乐。

    在这样美丽的日子里,相信谁也想不出坏主意来。

    住惯北方的人,来到江南,必定可以发觉江北、江南有许多异处;江北是泥土的大路,土墙草顶的房屋,冬季尘土飞扬,景色单调,聚落以大庄院为主,只有京城等大城镇热闹地方另成格调;江南则是竹篱瓦屋,临水人家的朴雅田园风光是一大特色,人口众多,但以小村庄比较多。

    苏州﹝今江苏吴县﹞与杭州同为江南名城,同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游憩胜地。

    这地方热闹是无庸置疑,在一所庄院墙下,一堆人围在那里,有人叫道:

    “这人要卖孩子哩,太平盛世,居然有这种事。”

    有好奇的人分开众人挤入一瞧,只见檐下站着一位穷儒,头戴旧文生巾,烧了窟窿一个,穿的是旧文生服,上下补钉七条,怀里抱着一个小婴孩,瞧他模样有三十多岁,一脸枯槁,不知是丧志还是饿瘦的,站在那里道:

    “众位,我父子从扬州来﹝今苏州江都县﹞,这小孩生一年零二个月,他娘早死,又雇不起奶娘,岂不是要饿死,那位没小孩,愿意就抱去养,算是救他一条小命。”

    大伙儿有的好奇,有的低头商量,那文生又连喊数次:

    “众位谁要这孩子生的不错,我也没儿,就卖给我吧!”

    一名五旬老者道:

    “这孩子生的不错,我也没儿,就卖给我吧!”

    那文生愠道:

    “我不是卖孩子,老先生疼爱他,就抱去养吧!”

    老者很高兴,刚伸手想抱小婴孩,这时,旁边有人道:

    “老先生别要,你今儿个抱去养,他就死跟着你,吃你的,喝你的,过二天,孩子的娘也来了,同你借银,你能不给么?我好心劝你别上当。”

    说话的人好象专门捣蛋,老者听了有理,孩子也不要,径自走了。

    那文生好不容易才遇上一个要孩子的人,不想给人破坏,想发作,又不知说话的是那一个,只有深叹口气。

    围观的人已满足好奇心,均纷纷散去。

    那文士喃喃自语道:

    “走投无路,不如一死,但这孩子才刚来到这世上,又要死,怪可惜可怜,但没人肯收养,怎么办?罢了,罢了,世间多苦难,不如一起超生吧!”

    说着抱着小婴孩要找个自杀的地方,谁知要死还真难,只因他不忍心将孩子勒死,一心想找个大水塘淹死,偏偏鱼水乡的江南,此时水塘河流似乎都学练隐身术,找不到一处适合的地方。

    日已偏中,路上行人稀少,都想回家进餐,外地人也投店休憩,顺便饱食一番,只有他,早已饿得两眼昏花,怀里的孩子更是哭得震天价响。

    那文士一咬牙,解下腰带,往路边一株大树套上,将自己和孩子的头颅往打好的死结一套,自语道:

    “孩子,不要怪爹心狠,活着受罪,不如一死解脱。”

    正当千钧一发之际,金光一闪,斩断腰带,父子俩一起跌落地上,没死成,像是从鬼门关那里走了一遭。

    那文士傻楞楞的抬起头,只见一名少女立在眼前,看得他目瞪口呆,真个是──下界袖仙上界无,天姿玉骨好护持;

    可恨丹青无妙笔,百般画描难传柙。

    文士乍看之下还以为是仙姑,虽然隐隐透出精灵顽皮之色,更让人感到可亲,文士忙磕头道:

    “求仙姑指点一条明路。”

    连喊了几声,不见回音,抬起头,那有人影,那文士还道是梦,但腰带明明被断成二截,这又作何解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祁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