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刚吃着茶,还没答话,那个其貌不扬的镖师乔茂插口道:“五月节么,不易痛快吧?这趟买卖,据我看是蜜里红矾,甜倒是甜……”一语未了,那沈明谊镖师瞪眼道:“又来了!你明知道明天起镖,今天先说破话。”(叶批:乔茂为本书穿针引线人物,言动无不妙绝!宫注:乔茂,是白羽塑造小丑形象较成功的,叶洪生在后边还有若干眉批。)
乔茂把一双鲜眼翻了翻,说道:“沈爷,怎么我说出话来,就是破话?难道我的话假么?人要是不得时,喝口凉水还碜牙。”胡孟刚眉头一皱,又含笑说道:“沈师傅,你别理他,他原是说一句好话,后悔半年的。”
这乔茂,原是北省一个积案如山的游贼,专做黑道上的生涯。看他生得貌陋;却最擅长轻功提纵术,高墙峻宇,超越如飞,真有夜走千家盗百户之能;只是别的功夫苦不甚高。因他曾有一天,半夜工夫,连偷九家大户;他又姓乔,江湖上便送他一个绰号,叫做“九股烟”,又叫“瞧不见”。
乔茂这人长相就够讨厌,嘴又刻薄,尽找人家的棱缝,一句话能把人问个倒噎;等人家急了,他又不言语了。所以他为人尽管机警,却常为同道所轻视。当年曾因口角不慎,得罪了绿林同道,人家恨得切齿,非把他卖了才甘心;故此在北省不能立足,一路逃到江南。铁牌手胡孟刚少年时,曾在北方绿林中混过。乔茂素知胡孟刚的底细,又知他为人豪爽,这才访到海州,投奔在振通镖局之内。胡孟刚本不欲收留他,只是推托不开;又怕他到处传播自己的出身,遂将他留在镖局。乔茂倒也最怕人提贼字,并且又怕人叫他的绰号。缘此,才得相安。却是镖局中,连镖师带趟子手,没有一个未跟他吵过架、拌过嘴的。
当下大家商量了一回。赶到下晚,饭馆将酒席送来,这振通镖店顿形热闹,上下十二桌酒席,全都摆上。酒过数巡,胡镖头站了起来,向大家说:“诸位,今日我胡孟刚有几句话,要向诸位表明。这次承保二十万官镖,既不是我们揽的,也不是找上门,就立刻答应的。皆因官帑不比商家买卖,若是镖银稍有一点闪错,或是稍误限期,不但赚不成钱,还得担受处分。再说近来道上也不大好走,所有出事的主儿,众位也都尽知。所以我事先竭力推辞,无奈这是奉官指派的,规避不得。我才为保重起见,特把老朋友十二金钱俞老镖头的大弟子请出来,帮着咱们护镖。人家安平镖局已是收市了,竟为咱们重展镖旗,这才真是血性朋友。只是我已经风闻有那不开面的绿林道,要动这笔官镖。我们既干这行买卖,就不能怕事;我们只好按日期走镖,一路上多加小心。众位要有不能去的,这时尽管言语一声,我是一点说的没有。要愿意跟我一同押镖,我还盼众位格外辛苦些。但盼没事;若真有敢摸咱们镖的,我胡孟刚就凭掌中这对铁牌,跟他拼个死活。众位哪位去,哪位不去,请告诉我。”众镖师全站起来道:“老镖头不用多嘱了。我们但凡怕死惜命的,还出来做什么?我们既在振通吃饭,若有摘我们牌匾的,我们就只有一个萝卜一头蒜,跟他一个对一个。”
跟着便有一人笑道:“老镖头,你就放心吧!既当镖师,决没有像端鸡笼、拔烟袋的朋友那么不争气。”这说话的正是双鞭宋海鹏。大家听了,哄然大笑。乔茂忽然心虚,把眼一瞪道:“你小子!……”胡孟刚忙道:“今晚这桌喜酒,谁可不许胡搅;谁搅了大家的高兴,我罚他包今晚的挑费。”乔茂暗中憋气瞪了宋海鹏一眼,低声道:“咱们走着瞧!”宋海鹏笑道:“瞧不见!”(叶批:答得妙极!)
程岳在旁看着不禁暗笑。胡孟刚见大家俱都义形于色,遂向大家一揖,相让归座;直吃到起更,方才散席。
次日五更刚过,伙计们催起众人,掌着灯,洗漱吃早点。收拾定妥,天色方亮。这里除镖头胡孟刚、程岳外,就是四位镖师,两名趟子手,四十个伙计。另外一辆轿车,装的是简单行李衣物;连镖头和趟子手,共乘十匹马。胡镖头看大家全把兵刃衣物,收拾利落,立刻率领着,前往盐纲公所。那些骡夫和五十匹骡驮,早已到了;只是镖头不到,人家不能点交镖银。
胡孟刚急到公所内接头,知道又由海州缉私营,加派了二十名巡丁,由一位哨官统带着,相随护镖;胡孟刚更是欢喜。他遂到库房,亲自点清鞘银,赶紧把骡驮子赶进来,往上装镖银。镖局伙计们立刻亮兵刃,把装镖银的驮子襄护起来。因这镖银一交镖,便算归镖局负责了。就算没离开地方,出了事,也得由镖局担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