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扯得太远了!”
“不远,胡守疋方才败在我的手下,不是他的剑术不精,而是他没有料到我的柳叶剑丸,可以坚硬逾钢,也可以柔软如棉,就因为这样的一瞬疏忽而败下来。”
“习艺不精,怨不得别人。”
“即使如此,也不致于就要以命相偿。”
“人在江湖,自要刀头舔血讨生活,打不过人家,就要丢命。”
“错了!就因为江湖上大家都有这种念头,所以,一股暴戾之气,充满了江湖,动辄流血五步,横尸两人。有道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怎么可以这样轻蔑生命?”
“这且不说,还有别的。也就是你所说的,当死不死,就是贪生怕死!”
“是这样吗?还有什么理由说他当死而不死?”
“他有愧职守,对不起主子。”
“他有亏什么职守?对不起什么主子?”
“姓赵的!你是明知故问。朝守疋是我们这班人的首领,在朝廷算是大官……”
赵雨昂就等着对方这句话,他立即哈哈笑道:“熊兄!你威震长白,名播中原,为何如此不明事理?元人入侵中原,牧马江南,是一种难容情理法的行为;宋朝母老子幼、佞臣弄权,丢掉江山,也不应该让一群没有文化的鞑子来霸占!胡守疋兄是位高人,他一时不察,为鞑子效命,如今一蹶之创,使他觉悟,而你熊老哥,居然责他不能为元人效死,这岂不是自己不明,反而责人以过么?”
长白之熊翻了翻眼睛,没有说话。
赵雨昂继续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是,死有得其所、得其时,也就是说,死有轻如鸿毛,有重于泰山,人同样是死,轻重就有如此大的差别。为什么?就看死得有没有道理!”
长白之熊缓缓放下手中的白蜡杆,站在那里,默然没有说话。
赵雨昂说道:“熊老哥!我可以告诉你,像大宋丞相文天祥……”
长白之熊忽然接着问道:“文天祥怎么样?他投降了吗?还是他已经死了呢?”
赵雨昂说道:“文相爷是堂堂正正的大宋相国,是炎黄世胄的好男儿,他怎么会投降变节!尽管元人怎么样用荣华富贵来引诱他,他也不动心。他现在被关在牢里,准备从容一死,他这样的死,才是重于泰山!”
长白之熊问道:“你怎知道这样详细?”
赵雨昂说道:“我们生活在武林的人,最重要的是消息要灵通。”
长白之熊说道:“说你消息灵通,知道文天祥关在燕京牢里没有死,这是可能的,不过凭什么你知道文天祥漠视富贵荣华,而且要从容一死呢?特别是这‘从容’两个字,分明是你杜撰的神来之笔。”
赵雨昂笑笑说道:“熊兄台!你的心思很细密,但是你的疑心也太重。”
长白之熊说道:“你且不要说我,你说说看,凭什么你能知道文天祥准备从容一死?”
赵雨昂说道:“文相爷是我心中最崇敬的一位大忠臣,当我得知他被囚禁在燕京城里,我就动了救人之心。我觉得让这样一位大忠臣,落得柴市口受戮,天理何在?因此,我派我的两个儿子前往搭救。”
“结果失败了?”
“没有。我的两个孩子没有失败。”
“可是文天祥并没有救出来。”
“那是文相爷自己不愿意离开。”
“你这种话,能让人相信吗?”
“我知道你不会相信,麻雀怎知鸿鹄之志,你如何能了解文相爷的伟大!”
“你不要拐弯骂人。”
“文相爷亲自告诉我的孩子,大宋之亡,是亡于人心涣散、国魂丧失。皇太后下诏勤王,竟然没有一人一骑挺身而出,国家养士三百年,竟有这样的人心,不亡何待?”
“这与文天祥有关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玉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