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相爷他最后报答朝廷的,便是以大宋丞相之尊,洒血柴市口,他的从容就义,就是要告诉全国百姓,死不是可怕的,为了救亡图存,牺牲性命,谋求后世子孙之福。”
“有什么证据证明你不是杜撰胡诌?”
“你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的话是真实的?”
这时候赵仲彬在身后叫道:“爹!孩儿这里有一件东西,爹可以拿给这位熊叔叔看看,以兹证明。”
他从贴身处,取出一幅折叠得十分仔细的布幅。
赵雨昂说道:“对了!小儿辈在兵马司向文相爷告辞时,文相爷曾交给小儿一卷布轴,我们把他折好随身携带。”
他抖开这一幅污秽不堪的长布幅,宽一尺、长三尺,上面写着字。
赵雨昂指着这幅布说道:“文相爷为何能从容就义,视死如归?这首正气歌可以说得非常清楚。”
紫竹箫史忽然大哭。
赵雨昂说道:“九曲坳白衣庵的女主人,正是文相爷的令堂妹,手足情深,忍不住要痛哭失声。文相爷以他的一死,唤醒国魂,启导人心。而小儿等带回文相爷口谕,要我等在江湖上纠集人心,同为驱逐鞑虏而献身。”
他说至此地,顿了一下,双手背在身后,昂起头来,缓缓地来回走了几步。忽然,他停住向长白之熊说道:“我告诉你这一段经过,有两个用意,第一、让你了解人的死并不可怕,但是死得有价值才对。”
“就像文相爷这样!”
“熊兄台!你说什么?”
“我说要像文相爷!”这“相爷”二字特别加重了语气。
“对!对极了!”
“第二呢?”
“第二、你们来到莫干九曲坳,为的还不就是追踪摸底吗?我已经完全告诉你了,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看你该怎么办?”
“怎么办?这么办!”
长白之熊突然挥舞起白蜡杆子,快如疾风闪电,将同行的还有三四人,一一击倒。
因为白蜡杆子前面被削断了几寸,尖利如枪,这几个人都是捣中当胸,一杆穿透,鲜血喷出如雾,当时就死在现场!
赵雨昂吃惊问道:“兄台!你这是……”
长白之熊说道:“这四个人才是真正的首领,是元人派来的,还不是为了不信任我们。杀了他们表示我的心迹。”
“兄台!”
“我是山林野人,真好比是山上的一只熊,偶尔来到关内,也曾会过一些武林高人,因此,滞留下来,一时没有回到关外。这时候,元兵进兵江南,我亲眼看到,宋朝的官员,个个贪生怕死,变节求荣,我觉得这样的无耻朝官,不亡是无天理。我看不起宋朝,甚至我敬佩元人,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经由友人的推介,我被孛罗所罗致。”
“可是你现在……”
“赵兄说的对极了,宋朝的亡是亡在人心的涣散,元人除了兵强马壮,实在不是一个久治天下的朝代。文相爷的忠贞、决心、远见,都使我感动极了。但愿我也能够为这桩大业尽一份绵薄。”
“熊兄台!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错了!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驱逐鞑虏是一件长远的大事,有道是:大海纳涓流,所以,我虽然是小人物,希望也能有助于这桩大业的早日完成。”
“熊兄!我要再说一遍,你是个了不起的人。”
“我也要再说,我是个小人物,但是,我有改过的勇气,知道错了,立即改正,绝不犹豫。”
赵雨昂感动地拱拱手说道:“熊兄台如此明辨是非,不但令人钦佩,而且也为我们坚定极大的信心,如果武林中的人,都能像熊兄台这样,驱逐鞑虏,复我华夏,虽然不是指日可待,必有成功之日。熊兄!我们真是感动得很。”
长白之熊又接着说道:“说到这里,我也明白了赵兄的用意了!胡守疋兄如果为了元人而死,那才真正是轻如鸿毛了。还是我愚昧所致!胡守疋兄,请多包涵。”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玉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