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与竹子之间,生长得都非常密集,密集的程度正好让一个人身体穿越不过去。
但是,在这样密集的竹林之中,有路可走,是用竹子编排起来铺在地上,四根竹子一排,有一尺多宽,人走在上面,吱吱作响。
像这种“竹道”,并不是一条,纵横交错,有四五条。每一条“竹道”都是曲折回旋的。
赵雨昂走在当中的一条,心中默默地记得道路回旋的方向,甚至于每当一个道路的交叉点,他都用手指在竹子上刻下记号。
这样转来转去,走了将近顿饭光景,赵雨昂忽然大吃一惊,因为他发现原先他刻下的记号,又出现在眼前。
赵雨昂停止了脚步,心里在思忖:“怪不得山下那位老丈说,有人困在九曲坳,看样子我如今也被困住了。”
赵雨昂不愧是二十年前名震武林的剑神,临事不乱,他向四周看了一遍之后,默察四周竹林的异状。
他索性坐了下来,用心地观察。忽然,他发觉在一片无涯无际的竹林之中,唯一的树木,只有少数几棵高大的杉木,错落地长在竹林里。
他在想:“这些杉木可疑,很可能就是突破迷阵的关键。”
他开始用心地在点杉木的数目,相距的远近,杉木树枝生长的形状,甚至他站起来,从这棵杉木,走到另一棵杉木,到底有多远……
正是他步量到第三棵杉木,彼此之间相距都是十六步的时候,他心中忽然若有所悟:“二八一十六、八八六十四,这是……”
忽然眼前不远竹林一阵摇动,不知如何从竹林里走出来一个人。
头上戴着一顶桶子巾,身穿一领古铜色的长衫,外罩一件长背坎,拦腰系着一根丝绶,在右边系着两个小玉佩。足登云鞋,手里拿着一把不合时令的大折扇。
三绺微须,疏眉朗目,看年纪不过五十上下,是一位文质彬彬的读书人模样。
站在赵雨昂面前大约十来步的地方,微笑点头说道:“赵大侠受惊了!”
赵雨昂顿了一下,拱拱手说道:“尊驾何人?如何知道敝人姓赵?”
那人微笑说道:“赵大侠二十年前,名满江湖,何人不识?岁月不居,赵大侠虽然两鬓星白,但是风采依旧,如何不认识。”
“请教尊驾是谁?”
“我是谁并不重要,因为我只是一个传信的小人物,说出姓名,赵大侠也未必知道。”
“尊驾有何见教?”
“我说过,我是个传信的。”
“传什么信?是谁让你传信的?”
“我传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信。”
“请说吧!赵某在洗耳恭听。”
“赵大侠!令公子,我说的是你的二公子,他现在何处?可能告诉我么?”
赵雨昂当时浑身微微一颤,他明白来人是为什么而来的了。他缓缓地说道:“请继续说下去。”
“如果赵大侠不知道令郎二公子的下落,在下倒是可以奉告。”
“小儿他现在何处!”
“他现在两株巨大的竹子中间,这两株竹子相距有二十多尺,用一根草搓成的绳子绑着。赵大侠!你应当知道,这草搓的绳子,是撑不住两株巨大竹子的力量的,时间稍微一久,草绳就会断掉,这个后果……赵大侠!你是知道的,一根碗口粗细的竹子,它的弹力有多大!赵大侠你懂得我的意思吗?”
赵雨昂沉静地看看对方。
“赵大侠当然不会对令郎二公子的处境毫不动心,想必是对我的话,有几分存疑。我有一件东西,可以为赵大侠释疑。”
他从袖内摸出一个银白色的球,一抖手抛将过来。
赵雨昂伸手接住,他不必看,已经知道这个银白色的球,就是他在千丝银瀑送给仲彬的“剑丸”。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玉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