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公用胖手抚摸着小神童的头顶说:“杀人不过头点地。阴森以一谷之主,叫咱爷们耍了个够,不能再逼疯狗跳墙了。走,找你师父去,是他该下手的时候了。”
武凤楼确实准备下手盗取册封诏书了。当他听从了沈三公的话,潜踪匿迹来到笃恭殿外面时,心中就盘算开了。自己的师爷外表臃肿不堪,连行动都有些困难,但却极富心机,是出了名的外拙内秀活济公,他老人家平日嗜酒贪睡,百事不问,为何能下这么大的决心,把酒都戒掉了。
看来他是先探了崇政殿,次查凤凰楼,都没有找到秘藏册封诏书的所在,最后才决定第三次暗探笃恭殿,也就是大政殿。这座殿可是从后金、东辽到满洲几代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呀,册封诏书莫非就藏在这里?这地方后面就是銮驾库,前面还有十王亭,每天晚上左右两翼王和八旗劲旅的主将都轮班值宿,戒备这等森严,不是为了保护大政殿又为了什么?武凤楼决心一探了。
当武凤楼刚刚推开殿门闪身进入殿内时,身后那两扇包着金叶子的大铜门咯吱一下子合上了。高大阴森的笃恭大殿,活像一座阎罗殿,立即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武凤楼大吃一惊,后悔自己太也大意,如今只落得身陷绝地。
但他可不是任人宰割的人物,运聚目光,想先寻一个可以藏身的处所,等候他们打开殿门来搜捕自己时,再突然奋起,凭自己的功力,拼着受伤,强行闯出去。
但是,外面始终寂静异常。听不到人的脚步声。武凤楼一惊,知道人家是挖好了坑,等着自己掉入,看样子不到天明,这座殿是不会打开了。要是等到了天光大亮,在四周严密的监视下,在长枪手、弓弩手的层层包围下,自己功力再高,能格斗地下的长枪手,也避不开上面压顶的弓弩手。
当年两江水陆提督府被获遭擒的教训,使武凤楼毕生难以忘记,但那次有恩深情重的郡主魏银屏搭救,如今可是身在异域他乡呀!
想起魏银屏,武凤楼又怦然心动,知道自己的生死关系到魏银屏的安危,这次单刀下辽东,盗取册封诏书,还不是为了营救她吗?绝不能束手待死,得闯一下试试!
武凤楼正想主意,突然听到了个女子的声音传来:“夜半更深,调集大批兵勇,为了何事?”
又听到一个雄劲的声音在回答:“启禀公主,笃恭殿发现有夜行人潜踪,奴才奉右翼笃亲王谕令,包围抓捕。”
一听那带兵将校口称公主,武凤楼忙一吸气,翻身而起,手抓横木紧绷在上面挖空的花格子上面,静听观察,盼望那位公主就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多玉娇。
接着听那公主说道:“亏你还是九王爷的亲信,内务府的统领,区区一个夜行人,就把你紧张成这个样子,能像个干大事的材料吗?快快掌灯,我要亲自督阵搜索。”
那个内务府统领咕咚一声,跪在了地上说道:“公主金枝玉叶,如何能亲冒矢石,如有闪失,奴才可吃罪不起,恳求公主回避。”说完,连连叩首不止。
武凤楼听得出,果然是满洲奇女多玉娇公主,心中不由一喜。
又听多玉娇哼了一声说:“一个小小统领,竟敢不听我的吩咐,反了天了,我要你自摘顶带,自己掌嘴,然后亲自掌灯。”
多玉娇这一发怒,不要紧,那名统领磕头如同鸡啄米地哀求道:“奴才知罪,一切按公主吩咐,只求公主开恩。”
多玉娇公主格格一笑,说了声:“滚起来,掌灯,搜查!”
紧接着一片灯光燃起。武凤楼看得清清楚楚,十五亭上,全都爬满了弓弩手。
大政殿四周也围满了数不清的长枪手。形势凶险已极。
武凤楼知道殿门就要大开,他首先拔出了短刀,从花格子上一直沿滑到殿门上方,头下脚上地变成了“夜叉探海”式,想趁着殿门一开,就用巧钻十三天的轻功飘身窜出,借双层飞檐一遮身形,就翻向笃恭殿后面的瓦垄之中,然后再寻机觅路逃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冯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