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面罗汉陡然反转身躯,再次双掌合十说道:“贫僧奉大师兄虚无禅师之命,专诚恭请各位施主到此,并有话向各位施主说明。大师兄多年和两位好友在后面塔内静修,为了怕俗人打扰,后院中修造了一条特殊甬道,非有绝顶轻功,不好通过。
各位有愿去者,请随贫僧入内;不愿试的,可去静室待茶。”说完,默默地盯住众人,好像是在掂量众人的分量,不再罗嗦。
众人知道,释、道、儒三位奇人既被人称为三圣,那条特殊甬道就绝不是小小的摆设。
好在一行人中除去李鸣外,都是武林中绝高的人物,自然不会怯阵。只是此行的主要人物,正是功力差的李鸣,这不能不使大家有所顾忌了。
李鸣多么聪明机智,一看几位老前辈迟疑,就知道是怕自己出丑露怯,别请不出窦府儒先栽了跟斗。他胆大包天,脸皮又厚,哪里能就此停步,头一个含笑说:“能亲身领教三圣的教诲,真是六生有幸。小子我头一个愿去,请方丈引导指点吧。”
缺德鬼一马当先了。
言出如墨,势难更改。六阳毒煞战天雷首先抢到了李鸣的前面,他怕干儿子李鸣轻敌有失。在紫面罗汉的引导下,来到了最后一进院落的角门。紫面罗汉一闪身形,侧立旁边,把并肩走在前面的六阳毒煞和缺德十八手父子二人给推到了前沿。
同来的众人一齐注目观察,只见最后这进院落异常开阔。一片高台之上,矗立着十几丈高的一座砖砌高塔。众人知道,这就是有名的开元寺塔。据文献记载,北宋时寺僧慧能往西天竺取经,得舍利子归来,宋真宗于北宋咸平四年下诏建此塔,历时五十五年方成,才流传有“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县塔”的传说。因当时定州地处前沿,军事地位重要,曾用此塔了望敌情,故又名了敌塔。
从后进院落角门,到开元寺搭前足足有三十多丈之远,在这条通往高塔的通道上,果然铺设了一条特殊的甬道。这把众人的眼光紧紧吸引住了。
李鸣是此行之主,当然看得更为仔细。只见离角门一丈左右,竖立一根五尺高的竹竿,竹竿后面的地上埋着一百单八口金刀,其中直立的有七十二口,一律刀尖朝天,卧倒的有三十六口,刀刃全都朝上。
过了一百单八口金刀,地面上所栽的那根竹竿已高到一丈五尺左右。一直到塔前。完全是用细沙堆积而成的一条沙堤,高有五尺,下宽五尺,上宽只有五寸。沙堤走完,才是第三根竹竿。这根竹竿,已变成为两丈多高了。
在场的没有一个不是行家。看完这条金刀细沙组成的道路,头一个就是醉和尚沉不住气了,他故意大声地向久子伦和许啸虹说:“好一个缺透了德的豆腐乳,难为这断子绝孙的老小子怎么琢磨出来的,这叫一步难以一步。开始竹竿一丈高,看似容易,但上去的人要光用一只脚尖点稳了竹竿顶端,就非得有绝顶的轻功不可。
这还不算,接着还得踩完那一百单八口金刀,从刀尖上飞身登上第二根一丈五尺高的竹竿,这就不是一般武林人物能办到的了。更为缺德的是还得从上面纵落到那条细沙堤上,大概只要在沙堤上留下一个脚印,就得算砸锅。从沙堤上再跳上那最后的两丈高竹竿,简直是要人的好看。依我说,咱们把它拆除,免得以此示威于人。怎么样?“
李鸣知道少林醉圣这是为了怕自己逞强硬上,不光请人不成,反而落个丢人现世。他感激地看了醉和尚一眼,四平八稳地说:“一条毫不起眼的小小金刀细沙堤,要是能挡住我李鸣,我就闯不出‘人见愁’这个大名了。”说到这里。突然把脸转向了侧立一旁的开元寺住持紫罗汉,大声吩咐道:“劳驾大和尚替小可通禀一声,就说先天无极派的门下,缺德十八手人见愁李鸣,陪同四位老人家前来拜访三圣,请求会见。”
久子伦心中暗笑,知道缺德小子又在词句上沾了便宜。所谓陪同四位老人家,谁的老人家呀。这不是连释、道、儒三圣都成了后生晚辈了。
不提久子伦心中暗笑,只见紫面罗汉老脸一红,很难为情他说:“贫僧可过不了这条甬道,实在无法替小施主通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冯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