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禅机(165)

2025-10-09 评论


    当晚,宣帝被病痛折腾了一夜,心下清知情形不对,第二天一大早,也不动声色,也不说何故,只令左右火速御驾还宫。

    众人也不敢问询问原委,急忙打道返京。

    赶回帝宫时,已是入夜时分了。

    当晚,宣帝便气喘虚弱,腹如油浇,一夜大汗,淋漓不止……丽华见陛下病势沉重大非往日,一时也不敢惊动旁人,只令人悄悄传母亲进宫,商议救治之计。

    待宣帝醒来时,已是第二天黎明了,床前,丽华和随国夫人俱是一脸忧戚,旁边还有幼主阐儿和小公主娥英兄妹二人。

    此情此景,令宣帝乍然疑惑岁月又回到从前。

    他记得,从小到大,自己几番病苦之时,伽罗夫人都是像现在这样,和母后一起流泪心痛、一起为自己敷药煎药、拭汗喂汤……

    如今,连母后也顾不得自己,一人到山上享受清静去了。只有这位随国夫人仍旧一如继往地守护着自己。

    宣帝望着面前的随国夫人,人明显见老了,还有几分的憔悴……

    此时,宣帝蓦然愧痛难当起来!自己几番伤夫人的心,可是她仍旧像以往一样,一直都是把自己当成她亲生儿子一般心痛照料……

    他料到,或许,自己的时日不会太久了。可是,眼前诸事竟还没来得及交待和托辅……

    此时,他已经开始感到自己病情危殆了。为了自己的病情不致外泄,造成朝廷动荡,使奸人乘隙,他命内官口传谕旨:即日起,诸多嫔妃中,只许丽华一人伴驾侍疾。

    丽华的恬淡和温柔,总能使心神躁热的宣帝感觉到一丝清凉和宁静。丽华的补疗药膳,似乎也有着某种神奇的功能。

    他不知道,这药膳竟是慧忍秘授给皇后一人之法。

    眼下,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阐儿了:他还是只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啊!这大山般的重担,莫非真要骤然落在儿子那双稚嫩的肩膀上吗?

    然而,从前天到今天,遍视朝中文武百官,他竟无法认定,究竟哪一个人,既可安内靖外,又能忠心辅弼幼主,使大周江山帝祚安度危困得以延续?

    他也曾想到皇儿的岳父司马消难。可是,他早就听说,司马消难乃反复无常之人。他的远祖不正是三国魏晋时代篡魏自立的司马懿、司马昭么?

    托辅于诸王?

    诸王一旦滋生夺重之心,篡位弑主,比他人更是名正言顺,事半功倍。当年,宇文护两番弑主,擅政十数年,恶梦令人至今记忆犹新,每念往事,仍是心有余悸!

    长孙览?于翼?还是尉迟迥?

    这些人,他似乎都没有理由放心。

    今天,当他从昏迷中醒来,当他第一眼看到随国夫人时,他即刻认定了,自己最应该信任的那个人了。

    杨忠、杨坚父子三代数十人始终效命于大周。虽有百战之勋,却从未有过张扬倚势之嫌。从奸相擅政、岁月艰危那时,随公夫妇便一直与父皇同仇敌忾、来往密切。否则,两家也不会结下儿女之亲。而且,杨家自汉朝以来,便以忠节孝义传家。这么多年来,他也亲眼目睹了随公为人的稳练,为臣的忠良。随国夫人对自己更是始终如一的处处关爱呵护。

    最要紧的是,他相信自己的正妻杨丽华对自己的情分,对社稷的忠诚。

    可是,岳父却被自己一纸诏书外放到扬州去了。

    如今想来,除了母后和正妻丽华,如随公夫妇这般,多少年来的,凡事总是与自己同甘共苦、荣毁与共者,这个世上,还有几人?

    诸王大臣之中,素有旧恩者,如郑译,虽为知交,也有谋略,却有贪欲之嫌;如于智,虽有忠诚,似有小人之形;诸王又难保有夺重之心;尉迟家族子侄数人掌管着东北十数州兵家要地,一旦有生变之心,连自己都难控制的,更何况幼主阐儿?

    唯有随公,多年以来始终忠心辅佐,不仅知兵而且忠节,并一向德高望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