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罗回京后,乘身子还不算明显,亲自牵线,又分别促成了杨坚的侄子杨雄和杨达哥儿俩与朝臣之女的婚聘……
眼下,杨坚的四弟五弟和两个妹妹,相继也都到了婚聘的年龄,伽罗也开始在朝中文武大臣子弟中悉心筛选。即使还未到嫁娶年纪,只要定下婚约,彼此都会相互关照了。
几番遭遇灾难动变的伽罗明白:国有二主,朝野不安。此时,无论做官还是为人,既不可明显攀附一方,也不能势单力薄。必得把自己生命的藤蔓尽可能多的与别的许多藤蔓树干相扯相缠扭作一团……
武成三年,朝廷下诏改年号为保定元年。
这年春夏之交,伽罗生下了长子杨勇。
因在穰城两人约定下了,若是生了女儿,就由伽罗起名。若是儿子的话,就沿用从杨家的老祖宗、汉朝太尉杨震那里开始传下来的单字习惯,名叫杨勇。杨坚希望杨家的长子长孙将来都能够像他们父子一样,威勇雄武,成为朝廷社稷的护国将军。
杨坚得知伽罗在京城诞下长子杨勇的喜讯后,实在惊喜难已。因未有诏旨,外戍武将不得私自回京,于是便在戍地大宴属僚佐将以示庆贺。
此时的宇文护,已将朝中所有异己尽皆削除。眼下的军国要职,几乎全被他的儿子女婿和亲信垄断了。如今的太师宇文护,虽说文治武功远不及叔父宇文泰当年,然而,权势却远比当年的宇文泰更炙手可热。
随国府因了随国公杨忠的过人武略并戍守南方,倒也颇为宇文护倚重,加上父子数人一直远离朝廷京畿是非之地,故而,这几年的日子倒也安宁。
随国府杨坚的长子杨勇刚刚满月,杨坚便奉旨随父东征。
杨坚刚刚返回穰城几天,突然接到京城随国府传来的急报:身体原本有恙的母亲吕氏,因心中忧患杨忠父子征战安危,病体骤然加重了。
杨坚急忙上表请求朝廷诏准回京服侍病中的母亲。
宇文护得知杨忠妻子重病的消息,为了拢络百战奇勋的杨忠,一面诏发穰城,宣随国公杨忠回京,进迁朝廷大司空之职,一面令回京探亲的杨坚任禁卫京畿的小宫伯之职。如此晋迁,也是为了随国夫人吕氏病重,好使父子二人一同回京城照应。
不想,随国夫人这场重病,竟然有意无意地保全了儿子杨坚免遭祸患——
原来,杨坚奉旨回到京城后,见母亲病重在床,便诸事不问,一心服侍病中的老母汤药针砭。
时日不久,正好赶上宇文护的第三子娶亲。
出于礼貌,杨坚与伽罗一同,携贺礼前往天官府赴宴。
在这场喜宴的宾客之中,有一位名叫赵昭的,一直被宇文护奉为座上宾。
赵昭素人相术过人之称,这天,他也被宇文护请了府上,与宇文护同坐一室。
席间,宇文护请赵昭为自己的长子和三子看了相。
太师的左右近臣见赵昭移到太师跟前,不知低声耳语了几句什么,宇文护一面颇为得意地点头微笑,一面命左右给赵昭敬酒三樽。
酒过半酣后,宇文护的左亲腹臣中,也有请赵相士给看看寿辰的,也有请赵相士给看看疾病的。
此时,有些微醺的宇文宪突然记起了高颎一次酒醉时,曾泄露过出“伽罗有至尊贵极之相”的话来。
宇文宪知道:高颎自小在独孤府长大,系独孤信的心腹左右。当初他留用高颎,一是自己确实需要一大帮子文经武略过人的幕僚。二来,他也想通过高颎之口,打听伽罗的一些往情。虽说伽罗已经嫁到杨家数年并已为杨坚生儿育女,他对伽罗的一份牵萦,至今难以忘怀,也因此一直未聘娶正妻。
那一天,宇文宪邀请高颎单独饮酒,两人风花雪月谈古论今,颇为投机。平时不大闲言的高颎,因那天酒意微醺,反反复复地感激宇文宪在他落魄之时的收留之恩。宇文宪却说,高司录乃难得的人才,无论是抚绥还是治民,人际交往和文武经略,都为我出了不少的好主意。若说感谢,我该感谢司录才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