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箭的推进剂类型讲到卫星的轨道设计,从基地的历史沿革讲到最新的发射任务,专业术语信手拈来,眼中闪烁着对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
顾玺和韩漓听得认真,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们交流着。
“你们看那个控制中心。”一个学航天工程的男生指着远处一栋戒备森严的建筑:“发射前的最终指令就是从那儿发出的,里面全是核心设备和数据。”
“还有那边那个门。”另一个女生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语气里带着遗憾:“好像是负责轨道计算和实时监测的,说是内部人员才能进,我们这种参观团只能在外面看看介绍牌了。”
大家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一扇厚重的门上,挂有“禁止进入”的标识,还有安保人员站岗。
几个学生惋惜地叹了口气,刚准备继续往前走,突然,一个穿着藏青色工作服的年轻人推开那扇门快步跑了出来。
他个子高挑,模样清秀,戴着眼镜,脸上带着一股专注又利落的气质。似乎在找什么人,在人群中左右张望,直到看到顾玺,眼睛一亮。
“顾玺!”年轻人的声音带着熟稔,他甚至没怎么在意顾玺身边的韩漓和那群学生,径直伸出手:“快跟我来!给你看个好东西!”
说着,他不由分说地拉住顾玺的手腕,就往大门里拽。
顾玺被拉得一个趔趄,却也没挣脱,只是回头对愣住的韩漓和学生们抱歉地笑了笑:“韩哥,我一下就回来……”
还没等他说完,韦乐言已经拽着他往研发中心跑去。玻璃门自动关闭前,众人还能听到顾玺的声音:“乐言慢点,我能进吗……”
周围的大学生们彻底目瞪口呆,他们愣愣看着被拉走的顾玺,又看看门口的安保人员——对方居然只是对韦乐言点了点头,压根没拦着!
“哇靠!”一个看过《铁甲巅峰》的男生猛地拍了下大腿:“那不是韦乐言吗?那个机器人天才,他和顾玺就是在节目上认识的!”
“对对,我也看过,没想到他们线下也有联系?”
“我还以为综艺里都是剧本呢……”
“剧本个鬼啊!”一名女生眼睛瞪得溜圆:“一看就知道关系很好!《铁甲巅峰》里顾玺还和韦乐言一起交流机器人技术呢!”
“那段肯定是剧本,顾玺是个歌星吧?他懂技术吗?”
被扔下的韩漓和柏瑾之站在原地,一个面无表情,一个忍俊不禁。
这时,刘玉珍匆匆赶来,对两人道道:“韩漓,不好意思,我这就带你们也进去。乐言缺乏常识,你们别介意。”
韩漓和柏瑾之自然不会在意,向大学生们点点头:“我们先走了。”
跟着刘玉珍一同进入基地内部。
酒泉基地的内部通道透着一种独特的秩序感,并非想象中冰冷肃杀,走廊两侧偶尔能见到佩戴枪械的守卫岗哨。按刘玉珍的说法,只要不靠近标有红色警示的区域,在别的区域还是很自由的。
“这边是展示大厅,主要陈列一些回收部件和科普模型。”刘玉珍领着韩漓和柏瑾之拐进一扇玻璃门,迎面便是巨大的透明展柜。
展柜里静卧着几块斑驳的金属残骸,表面密布着暗黑纹路,像是被烈火灼烧过的痕迹。
“这是长征系列火箭前几次发射后脱落的助推器外壳部分。”刘玉珍向他们介绍道:“你们看这些氧化层,是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形成的。”
柏瑾之拿出手机问:“刘小姐,请问可以拍照吗?”
“可以,本来就是展示用的。”
于是柏瑾之把韩漓按在玻璃展柜前连拍几张照片。
心中已经盘算好回去怎么写爱国营销了。
刘玉珍微笑看着他们拍完照,又指向另一块呈流线型的残片:“这个部位来自整流罩,卫星在太空中运行前,就是被它紧紧包裹着的。”
韩漓蹲下身,透过玻璃凝视着那些带着宇宙印记的金属。
阳光透过大厅顶部的天窗斜射进来,在残骸表面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仿佛能看到它们曾在数万米高空撕裂气流、燃烧坠落的场景。
“其实每次火箭发射,我们最期待的除了成功入轨,就是回收这些火箭残骸。”刘玉珍的声音带着一丝骄傲:“它们就像航天路上的脚印,让后来者能踩得更稳。”
参观完大厅,刘玉珍看了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辛院士在办公室等你们。”
她领着两人穿过几条标有“科研区”字样的走廊,在一扇挂着“轨道动力学研究室”门牌的办公室前停下。
敲门声刚落,里面便传来洪亮的回应:“请进!”
推开门,里面是一间宽大的办公室,十几名工程师在电脑前各自忙碌着,正中间的办公桌后坐着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戴着黑框眼镜,一身藏青工装。
他此时正专注看着大屏幕,见韩漓等人进来,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
韩漓顺着老人的视线望去,只见整面墙大小的液晶屏上分割着十几个监控画面。
中央最大的那个画面里,顾玺和韦乐言正站在一个摆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中。
“乐言最近不知道在研究什么。”辛从南转身,温声对韩漓两人解释道:“关起门来在自己的实验室捣鼓了半个月,谁也不许进,说是要送给顾玺的礼物。”
他嘴上说着慎怪,脸上却流露出长辈特有的宠溺,完全是把韦乐言当亲孙子疼。
也因此他才给顾玺开了权限,允许他一个外人进入实验室——谁叫他是韦乐言这么多年第一个朋友。
“既然乐言说要送礼物给朋友,就让他送吧,人生不能只有工作,和朋友一起玩耍一下也不错。”
“也不知道乐言准备的礼物是什么?”旁边的工程师好奇道。
“估计是小机器人吧?”刘玉珍猜测,毕竟他们两人是从机器人比赛综艺开始的友谊。
韩漓没说话,只是盯着画面里的顾玺。
顾玺的神色太过平静了。
在那间陈列着尖端航空设备的实验室内,他的反应平静得异常。
当韦乐言兴奋地向他介绍自己常用的精密仪器时,顾玺的目光只是平静地掠过那些常人难得一见的设备,眼神中既没有初见者的惊叹,也不见外行人应有的困惑。
对顾玺的了解让韩漓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直觉:顾玺不仅认识这些设备,他很可能知道如何操作它们。
第70章
顾玺随着韦乐言进入他的实验室, 自动门在身后轻轻合上。
中央空调的冷风中混着焊锡、冷却液和机油混合的特殊气味,熟悉的味道让他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顾玺站在门口,目光缓缓扫过这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实验室, 每一台设备的位置,每一处管线的走向, 都与记忆中一模一样。
前世许多个日夜,他曾与韦乐言并肩在这里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顾玺!快过来!”韦乐言兴奋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顾玺抬头, 见他站在一个实验台前,眼睛里闪烁着孩子般的期待。
“乐言,要给我看什么?”顾玺迈步走过去, 声音里含着温柔的笑意。
他的目光落在台面上那块鼓起的防尘布上,隐约能看出下面藏着某种流线型的物体。
“你看!”韦乐言迫不及待地掀开防尘布——
布料被猛地掀开的瞬间, 顾玺听见自己的心跳漏了半拍——
只见金属台面上躺着的物件, 外型有些像被放大了十倍的吹风机,裹着航天器材特有的哑光钛合金外壳。它底座边缘的散热孔呈螺旋状排列, 细密的金属线缠绕着圆柱体躯干, 在接口处汇成一束裸露的电极。
“小型无壁霍尔推进器?”顾玺震惊地问:“能用吗?”
韦乐言点点头,按下侧面的电源开关,推进器尾部的环状磁体骤然泛起幽蓝的电弧。没有传统引擎的轰鸣,只有极轻微的气流声从排气口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