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76)

2025-11-04 评论

  顾玺的手指悬在离外壳三厘米的地方,能感受到微弱的磁场震颤。

  “真厉害呀乐言,你真的做出来了!”顾玺赞叹,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惊喜与骄傲。

  他和韦乐言时常打视频电话,大部分时候都是他弹奏音乐。小部分时候,韦乐言会与他讨论技术问题。

  鉴于韦乐言有轻度孤独症,几乎不说话,说了也经常词不达意, 因此没人特意告诉他不得对外交流技术。

  谁也想不到,和顾玺在一起的韦乐言是个小话唠。他说的话确实经常混乱无序,偏偏唯有顾玺听得懂。

  因此上个月韦乐言向顾玺讲述最近在研究的课题后,顾玺给出了一些技术上的指导。

  没想到他竟然提前做出来了,前世的时间线是半年后才攻关的。

  而此刻,轨道动力学研究办公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实验室里的每一个细节:

  顾玺戴上白色手套,修长的手指正沿着推进器外壳的金属纹路轻抚,指尖在某个传感器节点处稍作停留,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什么。

  韩漓不自觉地向前倾身,想知道顾玺在思考什么。

  “辛院士……”韩漓好奇地问:“那个小型无壁霍尔推进器,究竟是什么?”

  辛从南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回道:“那是我交给乐言的新课题。”

  他以普通人能听懂的话术解说:“传统霍尔推进器的喷射通道管壁材料,会影响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所以我让乐言突破技术,研究出一种更高效、寿命更长的推进器,没想到那么快就研究出来了。”

  “臭小子,第一个竟然给朋友看,也不知道报告老师!”他虽这么骂着,但谁都看得出他话语里的骄傲。

  此时刘玉珍好奇地问:“老师,无壁又是什么?韦乐言做的推进器好像和我们用的不一样?”

  辛从南倒是一眼就看出了无壁推进器的技术原理,他看了看刘玉珍和围拢过来的研究生们,打算现场教学。

  目光扫过韩漓和柏瑾之,觉得不涉核心技术,让他们听听也没什么,就当科普课了。

  “谁来说说霍尔推进器的制动原理?”

  刘玉珍忙道:“我知道,利用霍尔效应,在环形通道内形成电子漂移的霍尔电流,电离推进剂并加速喷出。效率比化学推进器高得多,是现在深空探测的主力推进技术之一。”

  “对。”辛从南赞许地看了她一眼,继续解释:“但传统霍尔推进器有个绕不开的坎——环形喷射通道。通道的管壁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比如硼化钛之类的。但问题就出在这管壁上……”

  他在操作台上敲打几下,将大屏幕切换成一个霍尔推进器的3D模型,示意研究生们都上来,讲解着:

  “你们看,在放电过程中,高能离子和电子不断轰击管壁,时间一长,材料就会被溅射、腐蚀,性能逐渐下降,寿命也就受到了限制。”

  “而且,管壁材料本身的性质,比如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也会影响放电的稳定性和效率。这就像一辆跑车,发动机再好,车架却容易生锈,跑不了多久就得大修。”

  韩漓也跟着凑近仔细观察模型,再结合韦乐言的新研究,发现自己听懂了“无壁霍尔推进器”的核心原理。

  与柏瑾之对视一眼,他也正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显然也懂了。

  此时,研究生们似乎也都听明白了,纷纷出声询问:“所以,无壁霍尔推进器,是指去掉了这个管壁?”

  “没错!”辛从南再次将大屏幕调回韦乐言的实验室,看着桌上那台仪器,他的语气里充满了骄傲:

  “这正是我让乐言研究的核心突破点。如果能不再依靠物理管壁来限制边界,没有了材料腐蚀的问题,放电性能更加稳定,寿命自然就大大延长了。”

  “你们看这个小型化的版本,体积只有传统同功率推进器的三分之一,但理论寿命预估能达到十倍以上!”

  他说到此处,觉得太武断,又补充道:“具体还要等乐言上交实验数据。”

  辛从南院士向学生们讲解的时候,大屏幕中,顾玺也收回了触碰机身的手指,对韦乐言道:“不太行,磁势垒结构小型化后,边缘效应太明显,等离子体容易泄漏。”

  “……”众人瞪向顾玺。

  你说啥?我们还没看到数据呢,你一个外行,碰几下就说不行?!

  韦乐言却对他的话毫不怀疑,乖乖点头,拿出工具熟练地将推进器机体拆开。

  顾玺也来帮忙,大屏幕中,众人能清晰地看到,他的动作同样熟练,一点不比韦乐言慢。

  辛从南愣了愣,看向韩漓,又看向刘玉珍:“他不是弹琴唱歌的吗?”

  这熟练度少说也有几年工程师经验了。

  刘玉珍想了想,一拍掌:“对了,顾玺的机器人技术也很厉害,参加《铁甲巅峰》时他还指导过我们,应该是机械兴趣爱好生吧!”

  韩漓点头:“我家书房一整面墙都是顾玺买的理工书籍。”

  顾玺刚搬进来时,韩漓送了几箱理工书籍,后来顾玺有钱了就经常在网上买书,如今书房里一半乐理书籍,一半理工书籍。

  辛从南闻言不再多问,继续看向大屏幕。

  此时顾玺和韦乐言已经将推进器机体完全拆开,顾玺熟练地打开一个设备,指导韦乐言:

  “既然径向约束有困难,不如试试轴向。旋转磁势垒,调整磁场梯度,让离子注入方向和主磁场方向一致,反而能利用磁场的轴向分量更好地约束等离子体……”

  韦乐言连连点头,毫不迟疑地照着顾玺的指导操作。

  辛从南再次愣住,发现顾玺的指导完全正确,对学生们道:“你们仔细听听顾玺的话,认真思考,他做出这些调整的技术原理。”

  于是办公室中的工程师们都专注盯着大屏幕,听顾玺指导韦乐言:“先优化一下推力器的阴极设计和射频馈电系统……对……再将磁势垒旋转90度,让离子以与轴线平行的角度注入磁场。”

  “什么?”

  “磁势垒旋转90度?”

  “平行角度注入?”

  数名研究生几乎同时发出惊呼声,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柏瑾之被吓得连连追问,深怕顾玺不小心把设备搞坏了要赔。这些可是航天实验室的设备,弄坏一个不知道要卖多少曲子才够赔。

  韩漓似乎也有同样的想法,紧紧盯着顾玺,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自己的资产。

  辛从南不嫌他们外行,同时也是向学生们讲解:“霍尔推进器的磁势垒设计,都是沿着径向或者一定的倾斜角度,用来约束电子和离子。”

  “把磁势垒旋转90度,意味着整个磁场位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离子注入的方向也从传统的垂直或倾斜于轴线,变成了完全平行,颠覆了几十年的设计范式。”

  辛从南眉头紧锁,他研究无壁霍尔推进器时,不是没想过改变磁势垒的结构,但每一次尝试都因为等离子体约束失效或者效率骤降而告终。

  顾玺一个“外行人”,怎么会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

  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韦乐言在顾玺指导下完成了把磁势垒旋转90度的调整,机身立即发生强烈震颤。

  “失败了!”

  “看吧,我就说不行……”

  研究生们有人遗憾,有人幸灾乐祸。

  却听顾玺不疾不徐道:“在推进器出口段叠加轴向梯度磁场……对……再在主注入通道旁增设侧向导流槽,设为当推进器功率超过额定值的60%时,自动开启斜向离子注入……”

  就这样,众人从质疑到沉默,就这么看着顾玺一道道指令下去,引导着韦乐言完成了对“小型无壁霍尔推进器”的优化。

  优化完成,机体重新组装,韦乐言连接仪器,开始磁鞘层模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千萌 娱乐圈 爽文 升级流 成长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