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副局长的谈话比顾玺预想的要顺利,他是个干实事的人,没有一点官腔,提的要求也很简洁,主题明确。
顾玺回家后,告知柏瑾之不要打扰,将自己关在音乐室里彻夜编曲。
一周后,顾玺终于给沈星晨打来了电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沈导,歌写完了,你过来听听?”
沈星晨赶到韩漓工作室时,顾玺和公司乐队已经在录音棚中录制好了demo。
“这首歌的歌名叫《家国》。”他示意沈星晨戴上耳机:“还没录正式版,这是我自己弹唱的demo。”
前奏响起,顾玺的声音随之而起,没有刻意拔高的高音,只是用清澈的声音唱着:
“五千年长河奔涌,
血脉里流淌着龙的光荣。
青山铸就脊梁,
江河诉说初衷……”
间奏里,他加入了一段古筝和架子鼓的混搭,传统与现代的节奏碰撞,却意外和谐,仿佛在诉说古老文明与年轻活力的交融。
“烽烟里写下誓言,
红旗漫卷万里长风。
汗水浇灌麦浪,
钢轨穿越寒冬……”
最后一段副歌,乐队的和声层层叠加,从独唱到合唱,声音越来越饱满,直到那句“初心不忘,薪火相传,看东方朝阳,正喷薄绽放!”落下,尾音被激昂地拉长,余韵悠远。
耳机里的声音消失了很久,沈星晨才摘下耳机,眼眶有些发热。
他不是没听过好歌,但这首歌里那种细腻的情感和宏大的格局结合得如此自然,让他一个常年浸淫在各类节目里的人,也忍不住被打动。
“顾玺,这首歌太好听了!”他由衷赞叹:“既有情怀,又不落俗套,张局肯定会喜欢!”
顾玺揉了揉眉心,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释然:“喜欢就好。其实写的时候挺纠结的,想写出立意,又怕把握不好尺度,歌词还是打电话向韩哥请教的。”
沈星晨点点头,韩漓作词的《山河无恙》确实很符合国庆主题。
张副局长听完demo的反应比沈星晨还要激动,当场拍板用这首歌作为国庆主题曲,并动用台里的资源,邀请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知名歌手——资深歌唱家、中生代实力唱将和新生代偶像——来联唱,拍摄MV。
MV的拍摄异常顺利,三位歌手对《家国》的曲子都赞不绝口,录制时几乎一遍过。
顾玺作为作曲人,也被邀请到拍摄现场。看着镜头里歌手们站在天安门广场前、在胡同里、在校园中演唱,看着无人机航拍的万里河山,他忽然有种神奇的自豪感。
那心情,与他在实验室中攻克国际封锁技术时不相上下。
MV在8月底上线,各大视频平台铺天盖地的宣传,三位演唱歌手自然都上了热搜。
而词曲作者顾玺,获得的是整个音乐圈对他实力的认同。以前还会有人因他年龄小而瞧不起,说他只是“卖曲的”“吃青春饭”,现在已经没人敢这么调侃了。
开学前一周,顾玺正式向《诗词咏流传》节目组递交了辞呈。
沈星晨接到消息时正在开会,看到微信对话框里顾玺发来的“谢谢这段时间的照顾,我要回学校了”,愣了半天。
他回拨过去,电话很快被接起。
“顾玺,怎么突然就辞了?节目下一季我还想跟你深度合作呢。”沈星晨语气里带着不舍。
“沈导,谢谢你和节目组的信任。”顾玺的声音很平静:“但我毕竟还是个学生,高二的课业会很忙,没办法两头兼顾。”
“好吧……”沈星晨遗憾的叹了口气:“理解你的决定。以后有机会希望还能合作。”
由于韩漓还在剧组,柏瑾之陪顾玺回学校办入学手续和领课本。
两人一起走在林荫道上,迎面遇到几个同班同学。
以前他们会大大咧咧地打招呼,勾肩搭背地开玩笑。但今天,那几个同学看到顾玺,明显愣了一下,眼神里带着一丝惊讶和……拘谨。
“顾……顾玺?”一个男生犹豫着开口,没敢像以前那样拍他肩膀。
“嗯,好久不见,暑假玩得好吗?”顾玺笑了笑,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和以前一样。
“哦,挺好挺好,哈哈哈。”男生干笑了两声,拉着旁边的人匆匆走了,留下顾玺站在原地。
柏瑾之拍拍他的肩:“不要在意。”
顾玺点点头,他大概能理解这种变化。
以前大家只知道顾玺是个“明星”,写过很多歌,但那些歌都不是他唱的,感触不深。
暑假里《唱作俱佳》的热播,让同学们理解到顾玺确实是“明星”,和电视里他们追捧的“明星”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同学们未必想疏远他,应该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面对他罢了。
“没关系,我能习惯。”
柏瑾之面露担心:“顾玺,不要勉强自己,实在不舒服我们转学。”
顾玺哭笑不得:“真的瑾之,我没难过。”
他没说的是,他早就习惯了。前世负责重点国家项目的研究后,出入都有安保,参加同学聚会时,同学们也是这样的神情。
顾玺早就习惯了,还能一如既往对待他的,只有那些真正的朋友。
第77章
开学后一切如常, 转眼间,新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周多。
高二(3)班的同学们渐渐发现,顾玺还是那个顾玺, 每天雷打不动地早到、上课、刷题。最让同学们意外的是,连晚自习他也一次假都没请过, 没有一点想搞“特权”的样子。
渐渐地,教室里那些探究的目光变成了习以为常的视线, 走廊外偷窥的视线也消失了。
但有些变化还是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以前总爱搂着顾玺脖子的体育委员,对他变得礼貌了;总借他作业来抄的前桌,现在也不找他了。课间操排队时, 顾玺周围总会空出小半圈位置,像是有一道无形的屏障, 将他与同学们隔开。
很快大家也顾不上这些了, 永明高中是高二开始正式选科。这天学校将选科表发下来,让同学们填写。
众学生高一时, 就对自己的成绩有底, 要选哪个科目也都早已想好。饶是如此,也是与交好的同学一起商讨着。
而顾玺不需考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
当顾玺将填好的表格交给班长时,周围几个凑过来的同学瞬间安静了。林晓反复确认了好几遍表格上的名字,难以置信的问:“顾玺……你选理科?”
这个选择太出人意料了。
全校谁不知道顾玺的文科功底有多扎实?
他可是拿到过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的人,他的作文文字细腻又有力量,连语文老师都时常在课堂上拿他的作文当范文。
选历史,进文科班,几乎是所有人默认的、最适合顾玺的路。
消息很快传到了班主任黎老师的耳朵里。她手里捏着顾玺的选科表,眉头拧成结,立刻把顾玺叫到了办公室。
“顾玺啊……”黎老师指了指表格上的理科组合, 语气带着难以置信:“你再好好想想,是不是填错了?以你的文科底子,选历史绝对是……”
“老师,我没填错。”顾玺站在办公桌前,身姿依旧挺拔,眼神里是一贯的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想选理科。”
“为什么?”黎老师有些激动,甚至放下了手里的红笔:“你的作文那么好,文科对你来说更有优势!理科多累啊,物理化学那都是硬骨头,你……”
“我喜欢物理。”顾玺打断了她,语气很轻,却始终坚定:“我觉得探索物质世界的规律很有意思。”
黎老师愣住了。她看着眼前这个少年,明明还是那张略带稚气的脸,却好像有什么东西彻底不一样了。
想再劝几句,从未来规划说到学科难度,顾玺却始终只是安静地听着,最后重复了一遍:“老师,我考虑清楚了,我选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