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沛真的很不想去,但老舒给的理由相当充分,要么上山摘茶叶,要么留在店里炒菜,两个活儿总要干一个。和无穷无尽的厨房生活比起来——那还是过去摘茶叶吧,至少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可比油烟味好闻多了。
这段时间慕青有意识增加自己和叶宸同框,两个人一块儿散步,吃饭之类。本来定的是更远些更正式的地方吃饭——但这种地方看着实在有点不像话,有点太明目张胆了。公然卖的东西CP粉们可磕不下去,她们想要的是在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工业糖精麻烦远点再远点。
可不去那些网红店又去哪儿?他们俩总不能进慕青房间吧,那戏份实在过了。慕青只打算做到他和叶宸两个关系很好为止,他还想着等过两年偶像彻底转型,粉丝能够接受之后给自己找个肤白貌美的可爱老婆。男的还是要保持距离,他们当同事就够够的了,没必要那么亲近。
叶宸其实在这认识的店也不多,但既然想要氛围感一点,又不想觉得自己的钱白花,要不还是——
“还是去沛哥的店吧,就去新开的老房子那儿。”这钱谁家不能赚,为什么不能让钱进舒沛口袋呢?反正叶宸糊,也根本没人认识舒沛,不知道他俩之间的关系,具体在哪家店又有什么关系。
慕青如释重负,马上同意,“可以可以,就去舒沛店里吧。”他也是头一回弄这些,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怎么操作,在上个公司的时候都是别人贴过来,别人操作,他只要负责出张脸就行,这方面的经验完全是零。
现在要他自己弄这种操作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着重体现他们之间关系非同寻常?怎么个不同法?慕青一直觉得自己和叶宸关系挺好的,实打实好兄弟。至于别的,没有更多了。
两人坐在舒沛熟悉的老房子里都彻底放松下来,这里一草一木都如此熟悉,窗外还有熟悉的汪在玩耍。慕青也可以把自己家的宝贝放出来好好地松松筋骨。面前放着的是当季最新鲜的食材,哪怕鸡蛋仿佛都还带着母鸡的体温。
在这里掌勺的小孙都已经彻底了解慕青的口味,不大喜欢重口的,就爱新鲜果蔬。这两天风还有些冻,适合吃点温补食材。今天的重点就是枸杞乌鸡汤。小火一点点把乌鸡煨着,现在盛出来,汤鲜肉美,调料又放得少。
无论是不是减脂期都能放心吃上一些。要是这时候能来杯酒就更好了,一桌好菜都应该和美酒相伴。小孙早就有了舒沛吩咐,送了一扎南瓜汁。甜蜜的老南瓜加上牛奶的香甜,就用一点点蜂蜜调味,那味道简直让人着迷。
舒沛这边老房子就主打一个野趣,什么南瓜花 ,桑叶都能油炸了上桌。这两天的甜汤除了老规矩莲子羹之外最特色的就是桑叶芽炖红枣桂圆,这配方来自老舒倾情贡献,听他说最主要功效就是降血压。舒沛也没仔细听,反正知道这玩意儿吃了对身体好就行。
新嫩的芽头本来就没什么异味,只有属于植物的草本清香,无论是裹上面粉糊油炸还是凉拌爆炒放汤都好吃。算是给店里加个新鲜绿叶菜,开店总不能萝卜青菜一年吃到头是不是。
除了这些还给上了个相当特色的——鲫鱼萝卜丝豆腐汤。和之前看到的有些不同,这鲫鱼汤奶白奶白的,萝卜丝和白白的豆腐漂在上头,光是看着就觉得味蕾大动。
只是有一点,舒老板到底觉得慕青身体多需要照顾啊,特意上的都是补身体的菜。李平几乎要忍不住自己脸上的笑,特意把这道菜推到慕青前面,“快快快,慕老师,快吃,这可是专门给你准备的。鲫鱼配豆腐,可下·奶了。”
小孙明明就是过来上个菜,听到这话也差点没忍住自己脸上的笑。不过他到底是专业厨师,根本不会因为顾客一点什么动摇自己信念,“这绝对是野生鲫鱼,今早上刚从小溪里逮出来的。看着个头不大,但鲜得很。老板的意思是,午饭吃豆腐汤,这要趁热没腥味。老板还特意留了十来条小鱼,全都是肚子鼓鼓,鱼籽满到快要爆开的。都已经红烧好了放在厨房,走的时候带走,连着鱼冻一块儿吃好。”
十几条小鲫鱼红烧已经把里头所有鲜味都激发了出来,然后放在那儿等着它凝固,把所有味道锁进小小的鱼腹。筷子一夹,上头鱼冻晶莹剔透还晃晃悠悠。轻轻一戳就能把上头薄薄一层鱼腹戳开,再把里头饱满鱼籽完整夹出来,一整个塞进嘴里。鱼刺和鱼冻在你口腔里交织。
这一口下去,什么都不换。
第115章 采茶帅哥
慕青本来打算客气一下的, 但对一个鱼肉爱好者来说,怎么能忍住这一口诱惑。鲫鱼刺多还能卖上好价钱还不就是因为它那口鲜美吗?他下意识咽了口口水,甚至还想预定更多, “下次要是买到多记得给我留着, 我过来取。”
为了美味鱼籽, 多锻炼两小时也是他应该的。
不过面前这鲫鱼豆腐汤也是相当好喝,一口下去浑身都暖和起来。这一桌三个带汤的, 但每个慕青都相当喜欢,吃了几次舒沛已经彻底抓住慕青味蕾——他就是喜欢新鲜, 再加上爱汤汤水水。
每次慕青来店里都有点让他不能放弃的新鲜玩意儿, 舒沛也知道慕青能够放纵吃喝的机会不多, 每次都尽可能给他更多新的菜色。就看那个红烧鲫鱼, 谁家老板有耐心专门给客人挑带籽的鲫鱼啊。
一口气吃到菜上齐,慕青都没工夫看一眼身边的叶宸。不过吃到这时候,他总算发现了点不对, 是不是少了个谁?要之前他们这包厢肯定都是舒沛亲自端菜进来,但今天——舒沛人呢?
小孙不确定老板动向,但叶宸知道。说到这个话题, 锯嘴葫芦总算开了口, “他今天上山摘茶叶了, 带着口粮上去的,说可能要到快天黑再下来。”
摘茶叶的地方海拔有些高, 车开进去不说, 人还得爬一段山路,但茶实打实的好。以前山上有人家住着,特意打理茶叶,后来那些种茶的有钱了, 都不乐意回来侍弄这些。日子久了这些茶树都成了野茶,自然生长,根本没用任何化肥农药。产量肯定是比不上底下精心伺候那些,但自己摘来喝喝绝对是别人拿着钱都求不到的正宗高山茶。
舒沛不大爱喝茶,不是不喜欢这个味,只是每年想到采茶这断时间就什么心思都没了。这哪里是什么几搓茶叶的风雅,完全就是他的血汗。
这么些年了,每次有熟人听说他这边有茶油卖就问他家里有没有做茶叶,做茶叶这苦差事,谁爱干谁干去。早两年茶叶还是老舒自己拿大铁锅炒的,他甚至还试图把这门铁砂掌传给舒沛。
不不不,这技能还是算了。
看到老舒这苗头怎么都浇不灭,舒沛火速跑路打工,给老舒买了自动炒茶机。都这个年代了,是不是得走上自动化道路,总不能还一直停留在原地吧。但上了自动化工具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老舒需要的量增加了!
美其名曰,生产效率上去了,他们茶叶产量也得跟上。舒沛真是谢谢他了,合着不是他上山摘不觉得累是不是。最近更是给舒沛提出了新要求——多摘点明前小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