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喝的茶要那么些小叶子干什么,难道芽叶大了茶不能喝啊。但是吧,一大早已经被老舒薅起来送上山。来都来了,不摘点回去好像有点太亏了。
旁边他奶奶还在一边哄着,说年轻人体力好,肯定比她摘地多。奶奶不回去,舒沛难道还能回去吗?他简直被老舒拿捏地死死的,只能山上拼命干。
要是今年山上芽叶长得不好也就算了,偏偏长势好,又鲜嫩,看着那么多好东西在面前一点不摘实在不甘心。这边那边一转大半天就过去了。山上时间好像按下加速器似的,还没怎么一天过去了。
今天也是这样,一大早舒沛又上山了。只是还有些不同的,等慕青他们俩吃完饭,窗外淅淅沥沥下了些小雨,不远处山上升腾起云雾,打眼看去不正是北方人梦想的烟雨江南的景象。
有时候真觉得挺无奈的,人就是那么容易被自己脑海中的固有想法左右。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和舒沛说,他要勤俭节约,看到山里这些好东西不要浪费,他也是这么做的,每每到山里,看到那些可以采走吃的果子就这样落在地上,他比谁都心疼。天长日久下来,这性格是再也改不了了。
每年都喊着上山摘茶叶苦,但大学时候还是习惯性清明三天在山上摘茶叶。这些芽头好像上天给的礼物,构成了他的童年。
但是——不对啊。以前上大学时候是没钱,现在他们家有钱了啊,分店这生意也是日日好起来,怎么就到老板天天摘茶叶的地步了呢?八十一斤,他不能承包给别人吗?
哪怕过几天这芽头大了,也还能摘得起二三十一斤啊。厨房知道雇人来做,怎么摘茶叶这事就默认他亲自上了呢?他什么时候是这么勤勤恳恳的人设了?
不对,就是不对劲。
哪怕现在念头转回来,上山容易下山难。只要他奶奶这尊大佛还在,他这个孝顺娃还是得作陪。奶奶,他的好奶奶,他们家现在也算富户了,真的没必要这样,就不能让他过个简简单单富二代的日子吗?
有时候心中所念好像还真能成功,舒沛这样念叨着真有了回响。他俩还在埋头苦干,天上忽然飘下淅淅沥沥的雨丝,这雨丝越来越大,打在叶子上——
东风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舒沛拎着雨披罩在奶奶身上,差点想扛起她就跑,“奶奶,快走,雨越来越大了,再不走人都要被淋透了。”
一点茶叶哪有身体健康重要。舒沛跟拿到尚方宝剑似的,忙不迭把奶奶请了下去。今天这雨来得及时,紧赶慢赶从山头下去也才半下午,还能有点时间做做自己的事。
他这边回来正巧碰见慕青打算走。原本僵硬的两个人瞧见舒沛,刚刚的尴尬一扫而空,慕青立刻凑过来看舒沛拿下来的麻袋,“小老板,好像你今天上山收获颇丰,摘了几斤了?”
这话怎么听着有点带讽刺呢?舒沛这水平跟他奶奶比起来,简直犹如萤火比之皓月,根本不值一提。但慕青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他就是随便找个话题和舒沛聊两句。舒沛也就换个方式回答,“我自己觉得还行,但老舒可能觉得不太行。”
他们这话还没说两句,叶宸身上的手机忽然响了,那边消息显然相当急迫,铃声都带着催促的味道。叶宸朝他俩点点头,急忙走到一边接,可没说两句,又把手机递给了舒沛,“舒老板,那边找你的。”
找他,打叶宸电话?这事情不大对吧。他们之间有这样的联系?他自己怎么不知道。
手机借过来,看到那边挤挤挨挨的一堆人,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自从叶宸去了一次那节目后,隔三差五总是会接到这种礼貌性技术咨询。有时候是菜谱答疑,有时候是去污方法,甚至还有让他帮忙看着油温的。
做中餐舒沛也不知道有些菜到底什么油温合适,不是眼睛看着差不多就可以出锅了嘛。让他们把底下火舀锅里又不乐意,说会吓到小心脏。那还能怎么办,舒沛亲眼给他们看着火呗。
那头几个家伙好像在开直播,有工作人员扛着机器一晃而过。舒沛下意识调整镜头,让视频对着门前菜地,翻转时候难免捎带到一点旁边的慕青。只是现在他们两边人都没在意这点。
镜头一翻,对面的几位就看到了一片苍翠的山峰——看着好像和他们这风景也差不多。不过想想也是,那时候叶宸过来直接坐保姆车来着,所以他们之间应该没有隔很远,有着相似景观也是正常的。这次其实主要是来感谢,顺便问问还有没有什么发财方法。哥几个实在有点囊中羞涩,想着赚点快钱。
其他人不一定能提供什么好意见,但怎么都能找舒老板听听意见。或者借一下舒老板东风?大不了打劫一点什么东西。反正也不是头一回了,之前给的牛肉酱也吃完了。
此时看到他,完全就是见到衣食父母的状态,“老板——你接电话了!我们卖了笋干,赚到了一点钱。”
“上次给的牛肉酱好好吃,酱牛肉也好吃……都好吃。”后头不知道从哪儿冒出一只手,直接一巴掌盖在他头上,直接把人按了下去——说什么呢,上来就和人家讨东西,怎么都要稍微寒暄一下吧。
“老板最近过得怎么样?”
他怎么样,肯定还是每天干活呗。忽然那么热情肯定有诈,多半是有求于人。舒沛懒得和他们念叨那么多,开门见山,“有事就说事,找我到底为了什么?”
镜头那边又换了个人,“最近不是春暖花开了,地里各项也渐渐走上正轨,但是我们还想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老板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缺钱了?舒沛一天到晚都在摘茶叶,现在脑子里冒出来第一个念头也是和茶叶有关,“什么可能性?三四月就摘茶叶呗,怎么都得摘大半个月,动作快的一天能好几百上千,老板还得哄着你。”
包吃包住是基本,说话态度也得客客气气的,要是有一点没做好,人家立马撂挑子走人。有些种茶人家,帮忙摘茶叶帮工年年都来,有些人家不会做人,找人都找不着。反正你要是乐意摘,都乐意你去。一斤两斤不嫌少,每天工钱现结,打短工必备。至于手法,上了山,十分钟就学会,区别就在于效率。
那头人愣了一下,看着自己这边的茶叶发呆,“那茶叶是不是还有什么卫生许可之类的,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你要担心就找茶厂,摘好的送去茶厂,看他们出什么价收呗。”有些茶厂是自己有茶山包着,有些茶厂除了自己家的,还收其他人家送来的茶叶,都是差不多山里种的,只要看着质量好,谁的茶叶不是茶叶?不是特定区域的都没那么多讲究。
其实他们这边心里头最好的茶叶就是三无产品,跟自家做的年糕一样,自己家茶树不打农药不施肥,就锅炒干了,能有什么问题,放上两三年依旧茶香浓郁。
但他们是节目组肯定不能这么干,这段时间赚快钱卖茶厂就行呗,除了累人一点,是真能赚到钱。他们那么多壮劳力,肯定没问题的。
那头没说话,等了几秒后迅速把视频挂了。估摸着是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