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中国人的底线(34)

2025-10-10 评论

例如有的人为了看演出的票好不好也能生一场气也能惊动领导。窃为之打算,这种事有什么不好办?和做具体工作的人士商量商量,再不行委托上一个人,拿上二百块钱还买不来好票吗?锱铢必较的结果是较之无趣、无力、无益,是“狼来了”的故事——真需要较的时候反倒没有人注意没有人理睬了,是自己的全面贬值,是只能掉自己的价。

也许另一个关于黄金分割的公式更适合这个话题。一个线段,最美的分割是使之做到全线段与大线段的比,等于大线段与小线段的比,这又叫作内外比。设大线段为a,小线段为b,则(a+b):a=a:b。如果全线段为十分,那么大线段应是6.18分,而小线段为3.82分。设你的能力是10分,你得到了3.82分的评价或回报,足可以了。你做出的成绩实绩,应该力争不少于6.18分,而你的学习、你的投入、你的奋斗精神,应该只是多于而绝对不是少于10分。符合这个黄金分割的比例,你的形象是美丽的。如果你的获得超过了38.2%,你有可能被认定为一个侥幸者、投机者、早晚要跌下来者,春风得意于一时,不等于春风得意于永久。如果你的贡献少于61.8%,你会被认为是一个志大才疏者,乃至你有没有十分能力也颇成问题。而如果你不肯投入十分,学习十二分,那么你不过是白白糟蹋了自己的材料。反过来说,由于客观或偶然的原因,你的贡献天大,生前并未被承认,别说38.2%了,1%也没有,例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那确实是不幸者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毕竟完成了《红楼梦》的大部,他的作品无与伦比而且名垂青史,研究他与他的作品成就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幸耶非耶?我们应该怀念这些不幸者,这些奠基者与种树者,这些非凡的人物,并为我们毕竟生活在更好的条件下而庆幸。而反躬自问,我们能够向人民贡献出点什么来呢?

用数学方式谈人生际遇与主观努力,不过是取其大意而已,反正这样分割一下,比三分成绩闹十分待遇,或者一分贡献闹十八分意见、发十八分牢骚好。

术与道不是两个截然对立的概念。高明技巧的掌握,与掌握技巧者的投入、敬业、勤奋、追求完美、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服务社会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而一个人的工作上的二把刀、粗枝大叶、质量低劣、一事无成和一无所长,叫作不学无术的又多半会是和其人的疏懒、苟且、不思进取、好逸恶劳或者见异思迁、没有长性有关,这些已经不是术的问题而是道的问题了。

再比如一个礼貌待人的问题,有时候表现为一些技术性的细节,如用语上的讲究与禁忌,举止的规范,直到穿着、饮食、授受、迎送、表情各个方面,各地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规矩。这似乎是很技术性的问题,但这又与一个人对他人的尊重,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有关。在你希图谄媚的时候,你的言谈举止肯定会失之卑下;而当你不可一世视他人、他民族如草芥的时候,你的言谈举止肯定会失之倨傲。在你一肚子阴谋诡计的时候,待人接物中一定会失之于做作、虚伪以及小家子气。反过来说,学习礼貌用语、文明习惯、礼尚往来、互援互助的同时,也就是学习着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增加一点文明,减少一点愚昧和野蛮。养移体,居移气,学移神,行移貌,积身外之学会影响到、变化到身同之学,无疑是这样的。

但是,在不讲究技术的同时,我们曾经太讲心术了。读读《东周列国志》吧,在欧美人还不大开化的时候,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心眼儿兜,变成了权谋与心术的专家。愚而诈,是许多人的可恶复可怜之处。为了治愚脱愚,需要的是学习。为了治诈,需要的是大道无术。你有了与人为善的大道,有了对自身的切实估量,有了对人对己的本性与弱点的理解,有了对于理念与现实的通观,有了应有的畏惧与无畏,献身与超拔,执着与宽宏,慈悲与决绝,坚持与调整……而最重要的是修辞立其诚,做人立其诚,那么对于各种复杂的情况多半都会应付裕如,无往不利,越是把人放松,越是各方面恰到好处,越靶靶十环、步步到位。而这个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失误,则恰恰是达到更大的完美的契机,是更上一层楼的铺垫,是欲擒前的故纵,是天做的交响乐的配器,是大海波涛的多彩多姿。这些都是心术、小术所不能做到的。

然而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你的大道太高明、太超常了,则大道若伪,大道若巧,大道若故弄玄虚。别人患得患失,你不计得失,谁能理解?别人思官若渴,你坚辞不就,人曰是否做秀?别人见钱眼开,你慷慨解囊,又会有人疑心,现在世上哪有这样的人?别人走极端,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势不两立,而你独自清醒、公正宽容,也许被认为是左右逢源的乡愿呢。这说明做到大道无术也很不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