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孤独(5)

2025-10-10 评论

事实告诉我们,语文水平下降,出版质量下降,是当前全社会的普遍问题。在一个连工具书都敢胡编乱造,连二十四史都敢随便雇几个大学生胡乱翻译的时代,咱们好意思单单欺负赵大叔这么个实在人吗?如果说书籍一定要错误率小于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才准出版的话,那现在的出版社可以全部查封,出版物可以全部烧毁。党中央的宣传部门彐令五申要注重社会效益,但下面的出版部门就是惟利是图,只顾利用名人赚钱,而不替名人把好祸从口出的大门,结果是流毒甚广,不把读者坑害得火冒三丈不罢休。中国的大部分读者,是比赵大叔的文化水平还要低许多的,他们以为一个人天天上电视,年年闹晚会,比中央领导还要出风头,那肯定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金口玉牙,说啥是啥的。不但赵大叔书中的人生道理他们会牢记,以后见到动物时,他们也会模仿《动物世界》的语调憋着伤风的鼻子说:“春回大地,小袋熊发情的季节又到了……”所以说,读者无罪,名人也无罪,而利用名人效应去赚读者的人民那个币而又不认真把好名人的文字关的那些人才有罪。《岁月随想》等书的编辑质量问题,不应该成为名人出书的拦路虎,而应该成为名人们继续出版高质量著作的铺路石。谁规定非得博士硕士才能出书?有一句电影台词说:“解放才九年,要那么高的文化上大学,等于是把工农子女置之门外。什么是上大学的资格?这手上的老茧,就是资格!”赵忠祥大叔等名人,也算是我们国家日夜战斗在第一线的辛勤劳动者,他们脸上和舌头上的老茧,就是他们出书的资格。不让他们出书,岂不是要把贫下中农的肺都气炸了?宋丹丹大婶就第一个不答应。所以,我理直气壮地支持赵大叔宋大婶们多快好省地猛出书,并把本文的标题郑重地赠与他们,只是这个标题要断开来读:第一,语不坑人,第二,死不休。要是理解错了,休怪小生,那一定是这篇文章又遇到“贼编”了。

孔庆东是北京大学著名文学青年,从小喜欢吟诗作赋,不论什么七绝五律,什么点绛唇念奴娇,什么楼梯式商籁体,什么后朦胧前现代以及杭育杭育派,他是逮着什么糟蹋什么。如今眼瞅着快变成文学中年了,还是天天乱涂,日日瞎写,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即将沦灭于这厮之手,为期恐不远矣。为了唤醒普天下文学少年汲取宝贵教训,少走创作歪路,特精心搜集孔庆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拙劣歪诗若干首,张榜公布于此。深望广大读者口诛笔伐,变废为宝,把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文学事业胜利推向崭新的21世纪!

歪诗一:无题。作于1979年上半年,当时孔庆东14岁,在哈尔滨市第156中学读初二。

孔庆东,真英雄,

前进路上当先锋。

为了人类得自由,

哪怕流血与杀头。

(该诗写在语文书的包书纸上,由赛克勒业余考古学者发现辑录。)

歪诗二:《求风》。作于198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日,当时孔庆东17岁,在哈尔滨三中读高二。

渡海空怀登顶梦,

折舟无力枉求风。

几时借得冲霄浪,

虽死望峰亦从容。

(此时写旧体诗不大讲究格律,只是摸着石头过河。)

歪诗三:《梦吟》。作于1985年5月21日,当时孔庆东21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大二。

胸有文章千万篇,

无睱落笔亦悠然。

梦中把酒自玩味,

不与小人作笑谈。

(黄金般的大学岁月,种下了孔庆东对北大永远的爱。)

歪诗四:《重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于1991年7月12日上午,当时孔庆东26岁,在北京二中任高二语文教师。

二十年来苦读书,

气吞万象志踌躇。

今朝识得大千貌,

始信文章愧不如。

(三年中学教师生涯,重读中外经典,内功大进。)

歪诗五:《拟鸳蝴派》。作于1995年10月30日,当时孔庆东31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博士生。

秋风送爱似春风,

桃艳梅丹李亦浓。

一曲花灯明继灭,

夜来新惹女儿红。

(当时拟定以通俗小说为博士论文课题。)

歪诗六:《贺钱理群先生六十寿辰》。作于1998年初,当时孔庆东33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讲师。

从师十载沐鸿恩,

倾泪酣歌酒色浑。

料得来生当结义,

出门一笑两昆仑。

(孔庆东有时“不敬师长”,有时又敬得一片愚忠。)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孔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