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燕园,时隔只有九天,却仿佛真正换了人间。临走时,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回来时却一切都清清楚楚,都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天空更蓝,云彩更白;山更青,水更碧;小草更绿,月季更红;水塔更显得凌空巍然,小岛更显得蓊郁葳蕤。所有这一切,以前都似乎没有看得这样清清白白,今天一见,俨然如故友重逢了。
楼前的一半种了季荷的大池塘,多少年来,特别是近半年以来,在我眼中,只是扑朔迷离,模糊一团,现在却明明白白、清清晰晰地奔来眼底。塘边垂柳,枝条万千,倒影塘中,形象朗然。小鱼在树影中穿梭浮游,有时似爬上枝条,有时竟如穿透树干。水面上的黑色长腿的小虫,一跳一跳地往来游戏。荷塘中莲叶已田田出水,嫩绿满目,水中游鱼大概正在“游戏莲叶间”吧。可惜这情景不但现在看不到,连以前也是难以看到的。
走进家中,我多日想念的小猫们列队欢迎。它们真也像想念我多日了。现在挤在一起,在我脚下,钻来钻去。有的用嘴咬我的裤腿角,有的用毛茸茸的身子在我腿上蹭来蹭去,有的竟跳上桌子,用软软的小爪子拍我的脸。一时白光闪闪,满室生春,我顾而乐不可支。我养的小猫都是从我家乡山东临清带来的纯种波斯猫,纯白色,其中有一些是两只眼睛颜色不同的,一黄一碧,俗称金银眼或鸳鸯眼。这是波斯猫的特征之一。但是,在我长期半盲期间,除非把小猫脑袋抱在逼近我眼前,我是看不出来的。平常只觉得猫眼浑然一体而已。现在,自己的眼睛大放光明了,小猫在我眼中形象也随之大变,它们瞪大了圆圆的眼睛瞅着我,黄碧荧然,如同初见,我真正惊喜莫名了。
总之,花花世界,万紫千红,大放光明,尽收眼中。我真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
我真觉得,大千世界是美妙的。
我真觉得,人间是秀丽的。
我真觉得,生活是可爱的。
所有这一切都是二进宫的产物。我现在唯有祈祷上苍,千万不要让我三进宫。
2000年6月8日写完
研究生工作是衡量一个大学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数目之多少又是衡量一个大学研究生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从1991年开始,至今已编辑出版三集《燕园师林》,现在第四集又将出版,可见北大研究生院的工作是有成绩的,是按部就班地、积极而又稳妥地在进行着的,这无疑是十分让北大人欢欣鼓舞的事。
蒙研究生院的负责同志垂青,要我为这第四集写一篇序,我乐于承担这个任务。但是,要写些什么呢?却让我迟疑了一阵子,最后定下来了一个宗旨:唯陈言之务去,多说几句切实有用的话。
我想起了当今中国学术界常说的一句话:中国要与世界接轨。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既说得明白易懂而又涵义深远。但是,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先弄清楚,世界学术的轨究竟何在,否则无从接起。世界学术千门万类,学术的轨也因之不能只有一条。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轨。因此,我们谈到要与世界学术接轨不能笼统,必须具体,换句话说,每一门学科的研究者要想方设法去找自己这门学科的轨,也就是,了解这一门学科当前的研究情况,总的情况如何,研究成绩如何,解决了什么老问题,提出了什么新问题,总的走向如何,如此等等。在今天这样的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了解信息实为首要任务。如果闭门造车,盲目研究,出而必然不能合辙。以上这些意思,实已形同常识。
然而,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与体会,这正是我们学术界的不足之处。这其中有客观原因。由于经费不足,连最必要的国外科学报刊和书籍,我们都订不起;不但大学图书馆这样,连国家图书馆也不例外。读不到本门学科的国外刊物,对研究情况懵然懂然,而奢谈接轨,岂非等于空话!
除了客观原因外,还有主观原因。有一些人,对了解情况不那么热心,不那么积极,认为了解与不了解,关系不大。这样的人,我想,是绝不会太多的。但是,这种现象却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除了国际上的信息以外,还有国内的信息。这种信息获得比较容易,但其重要性并不稍减。一般说起来,国内的同行们共同开会的机会多,容易互通信息,但也必须随时注意,细心谛听,万不能掉以轻心。
在大学里,教员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而博士生导师是这一支主力军的排头兵。如果讲什么接轨的话,冲锋陷阵的就是博导。一个大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甚至我们国家科研水平的提高,绝大部分的责任就压在这一队排头兵肩上,真可谓任重而道远了。我希望北京大学现有的排头兵们,以及预备役的排头兵们,也就是终将成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教师们,大家同心协力,踔厉风发,完成好同世界接轨的任务,以提高北大学术水平,甚至中国的学术水平,为北大,为祖国争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