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复旦大学图书馆里可能有某本书,立即背一个包,换三次车,走一段路,然后在宿舍楼下呼喊一个“朋友的朋友”的名字,请他帮忙……;
再过一个星期,坐廉价火车到南京,除了找书,还找两位老人……;
从南京老人那里知道,上海的一个弄堂里,住着一位早年的法国留学生……;
早年的法国留学生又神秘地提示,最重要的几份德文资料,在同济大学图书馆。而能够真正读解这些资料的人,却在上海外语学院……
五
为《世界戏剧学(5)》写新版序言,竟然引出那么多回忆,这是事先没有想到的。我不知道,世上还有哪一部学术著作也能够拥有这样的序言?
读了我的序言,有些读者也许会对这部书投以不信任的目光。但是我要告诉他们,几十年的历史证明,这书是可以信任的。继续做教材,也还称当。
我更要告诉读者的是,这本书虽然标着“戏剧学”的书名,但内容却广及整个艺术、整个美学。
原因是,世界各国的智者们在很长时间内,把戏剧当作“最高艺术”来论述。因此,他们的其他艺术观念也都汇集到了戏剧学。随之而来,更多与戏剧关系不大的哲学家、宗教家、政论家、法学家也都挤到这里来高谈阔论,精彩勃发。因此,如果把这部《世界戏剧学(5)》的书名,改为《世界经典艺术学》,或《世界感性美学》,也未尝不可。
以我自己为例,我写作此书那么多年,获得的精神成果就远远超出戏剧专业,使自己完全成了另外一个人。从那个时候起到现在,我被广泛认知的身份是中华文化的阐释者,但是在我的精神基座上,却牢牢地烙刻着亚里士多德、狄德罗、莱辛、歌德、黑格尔、席勒、雨果、尼采。这些大名,都与这部书有关。从这个精神基座出发,通达对我更重要的康德、荣格、罗素、萨特,也不难了。
一个人,如果能够尽早获得全人类最高星座的审美默契,然后返视自己立足的土地,投入全新的创造,那就是真正的生命尊严。
二○一三年春日
第一章
[希腊]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第二章
[罗马] 贺拉斯
Quintus Horatius Flaccus(Horace)
第三章
[印度] 婆罗多牟尼
Bharatamuni
第四章
[日本] 世阿弥
第五章
[意大利]敏都诺
Antonio Sebastians(Minturno)
斯卡里格
Julius Caesar Scaligar
卡斯特尔维特洛
Lodovico Castelvetro
[西班牙]维迦
Lope Felix Vega Carpio(Lope de Vega)
塞万提斯
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英国] 锡德尼
Philip Sidney
本·琼生
Ben Jonsen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第六章
[法国] 沙坡兰
Jean Chapelain
高乃依
Pierre Corneille
莫里哀
Jean-Baptiste Poquelin(Moliere)
布瓦洛
Nicolas Boileau-Despréaux
奥比纳克修道院长
Francois Hedelin(Abbéd'Aubignac)
拉辛
Jean Racine
圣埃佛尔蒙
Saint-Evremond
[英国] 德莱顿
John Dryden
第七章
[法国] 狄德罗
Denis Diderot
[德国] 莱辛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意大利]哥尔多尼
Carlo Goldoni
第八章
[德国] 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席勒
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奥·威·史雷格尔
August Wilhelm Schlegel
[法国] 雨果
Victor-Marie Hugo
第九章
[德国]黑格尔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第十章
[德国] 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法国] 柏格森
Henri Bergson
第十一章
[德国] 瓦格纳
Richard Wagner
弗莱塔克
Gustav Freytag
[法国] 萨赛
Francisque Sarcey
布轮退尔
Ferdinand Brunetière
[英国] 亚却
William Archer
琼斯
Henry Arthur Jones
[美国] 贝克
George Pierce Baker
[比利时]梅特林克
Maurice Maeterlink
[美国] 劳逊
John Howard Lawson
第十二章
[法国] 科格兰
Constant Coquelin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