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10)

2025-10-10 评论

我们会诧异某人毫无良心。说:“这家伙的良心给狼吃了!”小时候,妈妈会责骂我们孩子没灵性!青肚皮猢狲,。。这都说明,有灵性有良心是人所特有而且普遍共有的本性 。凡是人,除了未成人的痴呆。虽属下愚,也都有这点本性 。
3 每个人具有双重本性
人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灵与肉各有各的本性 。“食色性也”是人的本性。灵性良心也是人的本性。这两重本性是矛盾的,不相容的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看到这两种不相容的本性。
初生的婴儿只要吃足奶,拉了屎,撒了尿,换上干净的尿布,就很满足地躺在床铺上,啃着自己的拳头或脚趾,自说自讲。或和旁边的亲人有说有讲,尽管说的话谁也不懂。婴儿纯是一团和爱 。初生的婴儿还不会笑,但梦里会笑,法国人称“天使的微笑”,做妈妈的多半见过,是元法形容的宁静甜美 。以后婴儿能笑了。但不能笑出“天使的微笑”了 。不过婴儿的笑总是可爱又令人快乐的 。婴儿渐渐长大。能听懂大人的赞许,也会划手划脚表示欢欣 s假如听到大人责骂。也会哭,或忍住不哭。嘴巴瘪呀瘪地表示委屈或无奈。一岁左右,都懂事了,不会说也会嗯嗯地比着指着示意。会说话了,会叫爸爸妈妈等亲人了,这时什么都懂,什么都学。小娃娃最令人感到他有灵性良心。他知好歹,识是非,要好。他们还没有代表个人意识的“自我”(self)!小娃娃都不会自称“我” 。大人怎么称呼他,如“宝宝”、“娃娃”、“毛毛”、“臭臭”之类,他们知道指的就是他们,就自称“宝宝”、“娃娃”、“毛毛”、“臭臭”还要加上一个“乖”;尽管“乖”字还不会说,咬着舌子也要自称“乖” 。我认识亲友家不知多少“乖宝宝”或“乖毛毛”等娃娃呢 。有人说。要好不是天性,是妈妈教的。小娃娃怎么教呀?无非说 :孩子要乖啊,要听话哦 。他们觉得这就是好。小娃娃都要求好,长大了才懂得犟,长大了才有逆反心理呢。天真未凿的婴儿。是所谓“赤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赤子”。婴儿都是善良的 。有凶恶的婴儿吗 ?只有爱哭爱闹而惹人烦心的娃娃 。那是因为身体不舒服 。婴儿没有凶恶的 。但婴儿期很短,赤子之心很快就会消失 。
小孩子渐渐成长,渐渐不乖,随着身体的发育,个性也增强,食欲也增强。孩子到了能吃糕饼的时期,就嘴馋,爱吃的东西吃个没完。个性和善的,还肯听大人的劝阻,倔强的,会哭哭闹闹争食。父母出于爱怜,往往纵容。孩子吃伤了,肚子疼了,就得吃苦药 。生病吃药都是苦恼的,聪明孩子或乖孩子会记住,就肯听话克制自己。食欲强而任性的孩子,就得大人把好吃的东西藏起来 。一般孩子,越大越贪吃,越大越自私,甚至只要自己吃。不让别人吃 。但两岁三岁,还是孩子最可爱的时期,四岁五岁就开始讨厌了 。我们家乡有几句老话产三克气〈可爱)。四有趣,五讨厌,六滞气(可厌) 。 七岁八岁饶两年——或七岁八岁,猫也讨厌,狗也讨厌。”说的是虚岁 。每个地方,都有类似的老话,因为这是普遍的情况,孩子越大越讨厌 。为什么呢?
孩子的身体渐渐发育,虽然远未成熟,已能独立行动,能跑、能跳、能奔、能蹦 。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冒出来了。孩子开始不乖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应该乖 ;人家说他不乖,还觉得没趣或心虚。可是刚冒出头的“我”,自我感觉良好,一心只想突出自己。“人来疯”不就是要招人注意吗 ?
孩子好争强。爱卖弄,会吹牛,会撒谎 。孩子贪吃争食,还会抢,还会偷,还会打骂吵架,欺负弱小。
孩子五六岁,早熟的,性欲也在觉醒。欲念愈多,身体的兽性愈强 。西方人说,人有七大罪怒。骄傲、贪婪、淫邪、愤怒、贪食、嫉妒、懒惰 。这七种罪恶,也包含了佛家所谓贪、噢、痴 。这种种罪恶,都植根于人的血肉之躯 。孩子开始有“我”。各种罪恶都渐渐露出苗头来。
自高自大,争强好胜,就导致骄傲。要这要那,不论吃的、穿的、用的都耍,就是贪婪 。淫邪也就是佛家所谓“六欲”,指容色、体态的娇美,巧言娇笑的姿媚,以及皮肤细腻柔滑等所挑逗的情欲 。传说小和尚随老和尚第一次下山,看见了女人,问这是什么东西 。老和尚说,这是老虎,要吃人的。但小和尚上山后,别的不想,只想老虎。“沙弥思老虎”就是现成的例子 。欲望受阻,不就激发恼怒或愤恨吗?贪吃不用说,哪个健康的孩子不贪吃呢?嫉妒也是常惰,我不如人,我就嫉妒他 。懒惰也是天生的,勤快需自己努力,一放松就懒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