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 “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虽说 “老即是病”,老人免不了还要生另外的病。能无疾而终,就是天大的幸运 ;或者病得干脆利索,一病就死,也都称好福气。活着的人尽管舍不得病人死,但病人死了总说”解脱了”解脱的是谁呢?总不能说是病人的遗体吧?这个遗体也决不会走,得别人来抬,别人来埋。活着的人都祝愿死者”走好”。人都死了,谁还走呢 ?遗体以外还有谁呢?换句话说,我死了是我摆脱了遗体?还能走?怎么走好?走哪里去?
我想不明白。我对想不明白的事,往往就搁下不想了。可是我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只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间的人都已经走了。这类问题,只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一般是不公开讨论的 。我有意无意,探问了近旁几位七十上下的朋友 。朋友有亲有疏,疏的只略一探问 。
设想到他们的回答很一致,很肯定,都说人死了就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各人说法不同,口气不同,他们对自己的见解都同样坚信不疑 。他们都头脑清楚,都是先进知识分子。我提的问题。他们看来压根儿不成问题 。他们的见解,我简约地总结如下:
“老皇历了!以前还要做水陆道场超度亡灵呢!子子孙孙还要祭祀”作飨”呢!现在谁还迷信这一套吗?上帝已经死了。这种神神鬼鬼的话没人相信了。人死留名,雁死留声,人世间至多也只是留下些声名罢了 。”
“人死了,剩下一个臭皮囊,或埋或烧,反正只配肥回了 。形体已经没有了,生命还能存在吗?常言道 :人死烛灭。蜡烛点完了,火也灭了,还剩什么呢 ?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草黄了,枯了,死了。不过革有根,明年义长出米。人也一样,下一代接替上代,代代相传吧。一个人能活几辈子吗 ?”
“上帝下岗了,现在是财神爷坐庄了 。谁叫上帝和财神爷势不两立呢!上帝能和财神爷较量吗?人活一辈子。没钱行吗?挣钱得有权有位 。争权夺位得靠钱。称王称霸只为钱。你是经济大国。国际问才站得住。没有钱。只有死路一条 。咱们现在居然”穷则变,变则通了”,知道最要紧的是理财。人生一世,无非挣钱、花钱、享受,死了能带走吗 ? “
“人死了就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不死的灵魂吗 ?我压根儿没有灵魂,我生出来就是活的,就得活到死,尽管活着没意思,也无可奈何 。反正好人总吃亏,坏人总占便宜 。这个世界是没有公道的,不讲理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什么都不由自主呀 。我生来是好人,没本领做恶人。吃亏就吃亏吧 。尽量做些能傲的事,就算没有白活了。”
“我们这一辈人,受尽委屈、吃尽苦楚了。从古以来,多少人”搔首问青天”,可是”青天”,它理你吗?圣人以神道设教,“愚民”又”驭民”·我们不愿再受骗了 。迷信是很方便的。也顶称心。可是”人民的鸦片”毕竟是麻醉剂呀,谁愿意做·瘾君子”呢。说什么”上帝慈悲”。慈悲的上帝在干什么?他是不管事还是没本领呀?这种昏赖元能的上帝,还不给看破了?上帝?哪有上帝。”
“我学的是科学 。我只知道我学的这门学科 。人死了到哪里去是形而上学,是哲学问题,和我无关。我只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他们说话的口气,比我的撮述较为委婉,却也够叫我惭愧的。老人糊涂了,但是我仔细想想,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他们自信不迷。可是他们的见解,究竟迷不迷呢?
第一,比喻只是比喻 。比喻只有助于表达一个意思,并不能判定事物的是非虚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只借以说明人生短暂 。我们也向人祝愿”如松之寿”、”寿比南山”等等,都只是比喻罢了。
“人死烛灭”或”泊干灯烬”。都是用火比喻生命。油或脂等燃料比喻躯体。但另一个常用的比喻”薪尽火传”也是把火比喻生命,把木柴比喻躯体。脂、油、木柴同是燃料,同样比作躯体 。但”薪尽火传”却是说明躯体消灭后,生命会附着另一个躯体继续燃烧。恰恰表达灵魂可以不死 。这就明确证实比喻不能用来判断事物的真伪虚实。比喻不是论断 。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