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8)

2025-10-10 评论

实。
(二)人有个性
人的体质不间,性情各别 。古希腊医学家认为人的性情取决于这人身体里某种液体的过剩。人的个性分四种类型=多血的性情活泼,多痰的性情滞缀,多黄胆汁的易怒,多黑胆汁的忧郁。欧洲人一直沿用这种分类。我们所谓”个性”,也称”性子”,也称”脾气”。活泼的我们称外向,滞缓的我们称慢性子,易怒的称急性子或脾气躁,忧郁的称内向。不过这种分类,只是粗粗地归纳,没多大意义,因为每一种类型包含许多不同的性情呢。急性子有豪爽的,敏捷的,冒失的,也有粗暴的。慢性子有沉静的,稳重的,死板的,也有傻呆的。反正性情脾气各人各样,而且各种类型的区别。也不能-刀切。有人内向,同时又是慢性子或急性子 。我只求说明 :体质不同,性情各别。老话:一棵树上的叶子叶叶不同,人性之不同各如其菌。按脑科专家的定论,各人的脑子,各不相同。常言道 :一个人,一个性 ;十个人,十个性。即使是同胞双生,面貌很相似,性情却迥不相同。
个性是天生的,到老不变 。有修养的人可以约束自己。可是天生的急性子不能约束成慢性子 ;慢性子也不能修养成急性子。婴儿初生,啼声里就带出他的个性。急性子哭声躁急,慢性子哭声悠缓 。从生到死,个性不变。老话:“从小看看,到老一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七卡二变,本性难变”。塞万提斯在他名著《堂吉诃德》里多次说。老话成语,是人类数千年智慧的结晶。韩非子说:“古无虚谚。”《管锥编》下, 716页。三联书店 2001年版。他们的话确是不错的。
我曾当过三年小学教员,专教初小一、二年级。我的学生都是穷人家孩子,很野。也很难管。我发现小学生像《太平广记》、《夷竖志》等神怪小说里的精怪,叫出他的名字,他就降伏了。如称”小朋友”。他觉得与他无关。所以我有必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全班约四十人。我在排座位时自己画个座位图,记上各人的姓名 。上第一堂课,记住第一批姓名。上第二堂课,记住第二批姓名 。上第三堂课,全班的姓名都记熟。第一批记住的是最淘气、或最乖、最可爱、最伶俐的,一般是个性最鲜明的。最聪明的孩子,往往在第二批里。因为聪明孩子较深沉,不外露。末一批里,个性最模糊,一时分不清谁是谁,往往是班上最浑沌的。
我班上秩序最好。如有新来的教师管不了最低班。主任就央我换教低班,不照例随级上升。所以我记住姓名的学生很多很多。三年共六个学期,我教过三、四班新生,从未见到个性相同的学生。
每个人天生有个性,个性一辈子不变,这是可以证实的。天地生人,人多得不可胜数。但所有的人指纹不同,笔迹不同,也是个性不同的旁证 。
(三)人有本性
1 本性的意义
人有本性,指全人类共有的本性,而且是全人类所特有的 。猫有猫性,狗有狗性,牛有牛性,狼有狼性,人也该有人性 。人性是全人类所共有,同时也是全人类所特有的。不分贫富尊卑、上智下愚,只要是人而不是禽兽,普遍都有同样的人性 。
2.什么是人的本性
(1) “食色性也”,不是指人的本性吗。用“色”字就显然指人而不指禽兽 。因为禽兽称“发情”(性欲发动)。不称“好色”。每个人都有肉体 。有肉体就和其他动物同样有兽性。不过人的兽性和其他动物不一样。
禽兽发情有季节,发情是为了繁育后代。人类好色是不分季节的。而且没个餍足。有三宫六院的帝王还自称”寡人好色”哩 。禽兽掠食只求餍足,掠食是为了保全生命 。人的食欲却不仅仅是图生存,还图享受。人不仅要吃饱,还讲究美食 。孔子不是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吗? ( 《乡党第十 》)食与色,人之大欲,但人之大欲。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和后代的生存,还都图享受呢。
(2)灵性良心。禽兽的天性不仅有食欲、性欲 。禽兽都有良知良能,连虫蚁也有,例如蚂蚁做集、蜂酿蜜、鹊营巢、犬守门,且忠于主人。人当然也有良知良能。不输禽兽虫蚁,而超越禽兽虫蚁 。
我国孔孟之道,主张人性本善。孟子说 :“人有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有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注解说“良者,本然之善也 。”就是说,不由人为,天生就是好的 。( 《孟子 ·尽心》)注解的解释,不如《孟子·告子》一章里讲得具体。孟子说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每个人都有的 。人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就表示人有仁、义、礼、智等美德。这都不是外加的,而是原来就有的。接下来,孟子引《诗经 ·大雅 ·桑民 》之篇:“天生桑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鳝德。”孔子称赞这首诗“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民之秉彝也(就是说,这种美德是人性本来就有的),故好是懿德(就是说,所以爱这种美德儿)。”《孟子》下文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等“仁义之心”称为“良心”。并着重指出,人性中原本有“良心”,如果不保住“良心”,而随它消失,“放其良心者,……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孔子日:操则存,舍则亡 …”,注 :操之则在此,舍之则失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