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宴者(5)

2025-10-10 评论

    一个带了浓重口音的声音说道。董丹转过头,看见一个虽胖但比例得当的男子站在他侧后方。董丹立刻注意到他一身的黑衬衫、黑长裤,一头黑亮的头发,还有“无眼皮”下带血丝的一双眼睛。那一头黑发黑得可疑。他看上去有六十岁了,或者更老。董丹意识到他指的是面前这幅画,便笑了笑。它不过就是一大堆颜色,怎么解释它都成,可以说它是一幅风雨中的山水,也可以说是一群马在混乱中狂奔……
    “挺喜欢的……”董丹对着画缓缓点着头。
    “那我问你,喜欢它什么?”那男人和董丹一同注视着那幅画。
    董丹眯起眼睛、抿紧嘴唇,朝前跨了几步,又往后退了几步。欣赏画是不是都得装成这样?
    “你看出什么了?”男人要他回答。
    一维颜色烩什锦。一锅煮烂的线条与形状。或者就是一个像他一样饿昏的人看到的世界。董丹从一大早吃了双黄蛋后就再也没有进过食了。
    “我喜欢你这样的人。”男人说,“至少不乱评点你看出的那点名堂。要不就是,你看不出名堂的东西什么也不说。你是哪家媒体?”
    董丹拿出名片,双手奉上,这是他从他的“同行”那儿学来的谦卑姿势。
    “从来没听过。我以为所有的媒体都已经来骚扰过我了。”
    “这是一个新的网络媒体。”
    “你们还真的到处都是!哪儿搞得清楚这家那家。熟悉我的作品吗?”
    他回答:“当然,谁会不熟悉呢。”可是他心里盘算着原来这人就是这幅画的作者。正是他那双胖而比例得当的手炒出这一盘流汁流汤的巨幅色彩大杂烩。董丹还来不及应答,一群人蜂拥而上,朝那老头喊“陈大师”或是“陈洋先生”频频道歉没立刻认出他来,害他久等了。叫陈洋的人扭过头,隔着人群问道:“如果我没猜错,你是西北人。”
    董丹回答:“一点不错。”
    “嗯,长城之外的不毛之地,沿着丝路全是被烤焦了的商队驿站。让我再猜,甘肃省?”
    董丹点点头。
    大师立刻在董丹的肩膀上用力一拍,说只有他家乡来的小伙子,才有他这样高壮的体格和直率的性情。
    原来他们是老乡,董丹并不激动地意识到。
    他俩一同从接待人员面前走过时,董丹假装专心听陈大师讲话,没空注意她伸着手跟他要什么。
    陈洋穿过一个朝他微笑的人群,穿过笔挺白衣的服务员和长发黑衣的艺术家,最后来到讲台麦克风正前方的一张桌子前坐下。他指指身旁的椅子,要董丹坐在他身边。陈洋上下按着口袋,找不着刚刚董丹给他的那张名片,于是问他叫什么名字。董丹不假思索便报出了他的本名。陈洋问他,他名字里的那个“丹”字,可是中国字里“丹红”的“丹”。是呀,没错。也就是公元六百年前战国时代燕国太子丹的“丹”啦?没错。好名字。谢谢。
    董丹心里想着,待会儿他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找一本历史百科全书查查这个燕太子丹是何人。下回他也可以像这老家伙一样,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下他的历史知识。
    开胃菜上来了,董丹觉得眼生。他正要拿起筷子,却见老画家对这菜漠不关心,好像有比吃更重要的事让他心不在焉。董丹只好悄悄放下筷子。他有预感,面对一大桌好菜,要像往常一样一心一意地暴吃一顿,恐怕成问题了。女东道主凑近陈洋身边咕哝了一番,朝大转盘中央巨型水晶碟里的食物,玉指又是一阵乱点。接着她把说话内容向全桌重复一遍:这些开胃菜所用的菇类都是非常稀有的,全是赏鸟探险时采集回来的。董丹纳闷了:它们吃起来像肉一样,而且挺油腻。
    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女画家走向了讲台麦克风。来宾们的听觉穿过几百双象牙筷子敲打细瓷、几百副嘴唇牙齿大咀小嚼的声音,听着她说话。在年轻女画家用投影展示她的作品时,董丹的饥饿感已经被平息了。他放松下来,开始认出许多张熟识的脸——同样经常出席餐会、领取车马费、面对丰盛佳肴挂着脑满肠肥的笑容的脸。年轻女画家身上遮体的是一件红色小肚兜和她一头浓黑的长发。当她说她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画画了,台下一阵哄然。可是她马上补充,她到五岁才会说话。这是她抖的一个包袱,听众们也都哈哈响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严歌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