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177)

2025-10-10 评论

    霍英山也大大咧咧地说,“首长,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我和彭政委在川陕的时候还听首长讲过课呢。”
    “老头子”说,“知道,你霍英山名气大哦,一直到了延安,部队还有人传说你的那句至理名言呢。”
    霍英山稀里糊涂地问,“啥言?”
    彭伊枫说,“首长说的是至理名言,就是那句,天下的文化就那么多,你也学,他也学,那还不都给学完了?我就这样了,省下来给你们学吧。”
    彭伊枫说完,唐春秋盯着霍英山说,“嘿,没想到你老霍还有这么个妙语啊,简直像圣人说的。”
    霍英山不高兴了,耷拉下脑袋,嘟嘟囔囔地说,“你们也别拿我取笑了,我不就是没有文化嘛!没有文化的人,说没有文化的话,有什么好笑的嘛。”
    “老头子”的表情在刹那间严肃起来了,看着霍英山说,“好,霍英山同志,你不要感到委屈。说真的,你这些年的进步组织上一目了然。一个坚持了正义并被实践证明是坚持对了的同志,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迫脱离了队伍。临走的时候把自己仅剩的津贴留给自己的同志,然后单枪匹马,沿途乞讨,联络失散的战友,重新拉起一支抗日队伍。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不屈不挠,顽强战斗,发展壮大至今天,已经成为天茱山抗日战斗的主力军。难能可贵,可歌可泣,功不可没!我,沈轩辕,中国共产党江淮省委陆安州特派员,中国国民政府江淮省陆安州行政公署专员兼警备司令,陆安州抗日统战指挥部总指挥,代表上述抗日组织和政权,向你致以真诚敬意!”
    说完,沈轩辕当真站起身来,向霍英山鞠了一躬。霍英山愣住了,看着“老头子”,嘴唇嚅动了几下,泪水夺眶而出,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首长!”
    沈轩辕向霍英山压了压手掌说,“霍英山同志,我们还有很多话要说,慢慢说吧。”然后又把目光转向唐春秋说,“唐旅长,根据我掌握的情况,你们这支部队过去同霍英山的部队不太友好,双方都有责任,但是你们应负主要责任。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看不起共产党的部队。当然,这不是你个人的责任。从我对你的了解看,你是有正义感和民族自尊心的军官,这也是我们努力让你主政独立旅的重要原因。我们希望独立旅在抗日战争中同七支队亲如兄弟并肩战斗,能够做到吗?”
    唐春秋说,“长官,按照您的命令,我们已经将那些亲日仇共的军官做了处理,罪行严重的做了严重处理,内部基本上团结了,对抗战的认识统一了。”
    沈轩辕说,“要继续搞好战术训练,不仅是运动战,你们这支部队,尤其要练阵地战,要有阻挡敌人大兵团轮番冲击的能力。你们上次在大蜀山搞了三道防线,但是那是花架子,我后来研究了你们的战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火力配备得不合理。”
    唐春秋说,“是的,一个太散,一个太远。长官所言深中肯,一语中的。”
    沈轩辕说,“除了空间合理配置,时机也很重要。不要受他试探火力的诱惑,不能敌人开炮我们立即就开炮。我们的火炮落后,反应迟钝,他一开炮,你再去寻找他的阵地坐标,计算射击诸元,那就是马后炮了。日军炮击一次,大约两个基数,然后就要转移阵地。所以我们的战术应该把重点放在以火力拦截其转移路线上,迎头痛击,而不是跟在屁股后面撵。这样就能使我们有限的火力发挥最大的效能。那次在大蜀山阻击,我看你们的炮火基本上没有对敌人造成杀伤。与此相似,步兵火力也是乱打一气,难怪溃不成军。”
    唐春秋忽地站起来了,脚跟一并说,“长官英明,切中要害。大蜀山之战,如能有长官这样的指挥,绝不至于败成那样。而且七十七军和新三师至今仍然把战败的原因归咎于兵无斗志望风而逃。其实指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沈轩辕说,“请坐下。红军有一个经验,叫做打一仗,总结一次;总结一次,提高一次。可以结合大蜀山防御战,也可以借鉴兄弟部队战例,把握日军进攻战术的规律,防守起来才能游刃有余。这其中,提高军官指挥能力,尤为重要。诸位切记,有不可战之将,无不可战之兵;有可胜不可败之将,无必胜必不胜之兵。从国家的角度讲,不能富国强兵,是政府的责任,从一支军队的角度讲,不能审时度势,是军官的责任。成功与否,主要看军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