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54)

2025-10-10 评论

    唐春秋沉默了一阵子,突然咬牙切齿地吼了一句,“岂有此理!前方卖命抗日,后面给老子捅刀子,真是败类走狗无处不有!那我问你,你单枪匹马回去,又能有何作为啊?”
    孟秋说,“国破家亡,以死相拼。”
    唐春秋说,“战争是一个整体行为,你个人匹夫之勇单打独斗是没有结果的。对敌人,无非多了个刀下之鬼;对于一二五团,则是少了一个堪造之器。我是不会批准你离队的,除非你拖枪私逃,那后果你也是清楚的。”
    孟秋心中顿时一阵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唐春秋说,“难得你敢于在我面前掏心掏肺。像你这样家庭遭遇的,何止千万,处理起来谈何容易?但是,这件事情我既然知道了,也不能坐视不管。你的家乡离这儿远吗?”
    孟秋回答,“就在宿阳柳树镇,一山之隔,一天路程。”
    “哦?”唐春秋说,“国军一七八团在宿阳一带活动,团长冯可刚与我有同窗之谊,我捎个信给冯团长,请他尽快调查处理,惩治败类,安顿好家人。你看如何?”
    孟秋心里一热,他是遇到了好长官啊,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这还是他第一次遇见。感动之下,他差一点又把计划逃跑并差一点向团长开枪的事情说出来,但是隐忍一下,还是把话咽下了,说,“长官如此体恤,咱这个小排长还有什么话说,效命长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唐春秋说,“从下级军官和士兵介绍的情况看,你是一个品行端正的军官,爱兵善战;从你跟我的谈话看,也有识地和勇气,是个好苗子。我打算提升你为特务连长,你看如何?”
    孟秋立正回答,“咱将尽终职守,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唐春秋说,“你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带好一个特务连纵横战场,还有一些内部工作需要你做。等你情况熟悉之后,我再慢慢交代。”
    孟秋目光炯炯,向唐春秋行注目礼。唐春秋又说,“以后别一口一个‘咱’,太侉了。再说官当大了,老说侉话,下级听不懂。”
    孟秋说,“咱……我慢慢改。”
    孟秋被任命为特务连长,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按照老规矩,在一二五团,凡是从排长升为连长的,团里没有根基是不行的,就是有了根基,不送银子也是不行的。而这个孟秋,一直是政督员邡逍密切注意的思想左倾分子,是仅次于三营营长严楚汉的第二号危险人物。如果不是有什么秘密的特殊背景的话,根本是不可能重用的。既然不是祝道可的体系,也不是林用树的体系,那就只能理解为唐春秋的体系了。如此,祝道可和林用树就得掂量掂量了。

    一
    按照“老头子”的要求,天茱山抗日游击支队的整军工作,首先从文化工作入手,成立了抗敌剧社并办起了《阵线报》。
    新成立的抗敌剧社是松散型的,成员大部分兼职,上至彭伊枫,中间包括田红叶和王凌霄等人,下至新战士小侉子。政治部的干事,司令部的参谋,只要有点文化,统统上台。成立半个月之后,又从当地的学生中找来了五六个男女,这样就挂上了抗敌剧社的牌子。这些人在打仗的时候各负其责,像田红叶仍然是宣传科长,王凌霄仍然是机要员,刘庆唐仍然是作战参谋。
    抗敌剧社不光要排练节目,要办报纸,还担负了文化教员的任务。彭伊枫鼓动霍英山给游击支队和地方部队共十二个连以上干部下了死命令,每人在一个月内学习认写三百个字,抗敌剧社的队员被派了六个地方去教这些基层指挥员认字。
    但是别的地方都好说,最初的阻力恰恰来自学文化呼声最高的霍英山本人。霍英山在会上振振有词地号召大家学文化,说没有文化死路一条。但那是要求别人,他没想到政治部的教员曾见湖会通知他去上文化课,还要带小板凳。
    霍英山一听脸就黑了,冲曾见湖嚷道,“老子大小也是个司令,你的意思是我跟大家一样当小学生?完了还要考试,还要往脸上贴白旗红旗?红军时期就是这么干的,老子也就是因为这个才不愿意学的。”
    曾见湖说,“目前只是上大课,怎么考试还没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