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53)

2025-10-10 评论

    后来唐春秋果然就靠近了孟秋的床边,那是土床,下面铺的是稻草。屋里还住着孟秋手下的十几个兵,但兵们都住地铺。孟秋的食指已经触到了扳机,就在他犹豫着颤抖着手指的时,他听见唐春秋问,“这个兵怎么还穿着鞋?这是哪部分的啊?”
    就这一句话,孟秋的手指就从扳机上松了下来。他听出来了,团长连他是谁都还没有搞清楚,显然不是来抓他的。但是他仍然没有放松,屏声静气地暗中观察,他怕中了团长的缓兵之计。
    连长回答,“是一排排长孟秋。要不要把他叫起来?”
    唐春秋说,“别叫了,年轻人累了,就好好睡吧。”说完,还动手摸摸孟秋身下的稻草,对连长说,“睡稻草太苦了,能搞床褥子就好了。”
    连长说,“排长是有褥子的,孟排长的褥子给病号了。”
    唐春秋唔了一声,点点头说,“看来这个排长是个好排长。打仗怎么样?”
    连长说,“他就是靠打仗打得好才当的排长,不怕死,战术也好。”
    唐春秋说,“好,我记住了这个孟秋。让他明天上午到团部去,我要跟他谈谈。”
    孟秋彻底把手从扳机上松开,直到唐春秋离开,两行热泪才从眼窝里滚了下来,流进嘴角。
    孟秋的命运就从这个时候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第二天他就被叫到了团部。这时候唐春秋当然不知道就是眼前这个黑瘦的排长,昨天夜里差一点要了他的命。
    唐春秋向孟秋询问了基本情况,年龄多大,参军多长,打了那些仗,家里还有哪些人,等等。孟秋一一做了回答。然后唐春秋又让孟秋谈谈一二五团官兵思想状况。孟秋起先还犹豫,不知道该说真话还是假话,但是唐团长一再用温和诚恳的口气鼓励他,最后他就说了一些真话。
    孟秋说,“自从陆安州失陷以来,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对咱们部队很失望,认为咱们作战不力。防线一触即溃,撤退一泻千里,这些都是事实。但是,这些天来咱一直琢磨,为什么咱们会这么不经打?那次团里长官派咱的排去护送游击支队的彭伊枫先生,彭先生说了一句话,咱永远都不会忘记。”
    唐春秋心里一震:“什么话?”
    彭先生说,“不管仗打得好坏,无论如何,都不能把账算到老百姓和士兵的头上。”
    “哦?”唐春秋看着孟秋,似乎有些意外,沉默半天没吭气,然后又问,“彭先生还说了些什么?”
    彭先生说,“没有无能的军队,只有无能的指挥官。但是彭先生说,陆安州战役说明,问题主要出在高层指挥官。唐团长是一个有强烈爱国之心、有正义感的军官,国军里像唐团长这样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如果团长们都像唐团长这样,鬼子是不可能在中国耀武扬威的。”
    这话唐春秋听了很受用。虽然有点感觉,彭伊枫在他的部队有搞赤化宣传的迹象,但是,依他现在的心态,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孟秋说,“其实兵都是好兵,只要当官的把他们当人看,不欺负他们,不扣他们的饷,让他们吃饱,病了给他们医治,兵也就安心了。一个月就三块大洋,你当官的得小头,拿走一块也就罢了,可是你要走两块,有的甚至根本不给士兵见面。进入天茱山,连排长这一级的都扣,说是上面欠饷。大家也不是傻子,消息总是会露出来,一露出来,那还有个好吗?它会让士兵怀疑长官,长官连兵血都喝,你能指望这样的长官报效国家吗?长官不是真心实意地报效国家,士兵为什么要听命于这样的长官?在战场上打黑枪冷枪都是有可能的,那仗还怎么打啊?”
    孟秋的话虽然让唐春秋感到意外,但是他不能不承认,孟秋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官逼兵逃、兵打黑枪的事,这些年在军中的确屡见不鲜。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唐春秋决心开始对军中的腐败堕落下手惩治了。
    孟秋几次冲动,想把自己蓄谋拖枪离队和差点儿就朝团长开枪的事情说出来,但是最终没说。孟秋说,“如果团座没有去夜巡,也许咱今天就要向长官告假。日军已经占领了咱的家乡,父死母残,不仅没人过问,鬼子搜捕抗日家属,保长公报私仇,首先就把咱的爹娘交了出去。咱想向长官告假回乡报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