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不喜欢!“嘉乔叫着,还用小手打着他妈。小茶苦笑着说:“这孩子鬼着呢,见人都喜欢他妹妹,这么小就晓得生气。”
杭夫人见了嘉草,大大眼睛,红红小嘴,又乖又漂亮,又是四个孩子中唯一的孙女,便喜欢地搂过来说:“我看着阿草就顺眼,干干净净,文文气气的女孩家,来,阿草,奶奶抱抱。”
这边嘉乔就哇地哭了。杭夫人也不管,抱着孙女,带着两个孙儿就走。杭天醉就对小茶说:“这孩子怎么那么古怪,又没谁亏待他,你怎么调教的?”
小茶叹了口气,抱着嘉乔说:“小孩也是人,也有颗小心肝。这儿的,都有人专门宠了去。嘉和有奶奶,嘉平有他妈,嘉草有你,唯独嘉乔剩下了,没人心疼。“
“不是还有你吗?”
“我在你家,排得上老几?”小茶苦笑一下,“我自己明白,连孩子也明白。我那么疼他,他还嫌委屈了呢。“
就在他们叽叽咕咕,为家中琐事烦乱的当头,四百里外的上海却在11月3日光复。4日下午,十七岁的绍兴女杰尹维峻,率领一支敢死队,从上海来到杭州,当夜在沈府密谋举事,杭州几乎所有的同盟会党人都到齐。会议议定次日凌晨2时正式起义。当夜12时前,每人发给长一尺四寸宽五寸的白布一条,缠于左臂。士兵刺刀,一律开锋,当夜口令为“独立“二字。
沈绿爱参与了布条的亲自分发。她一直就处在一种女性才特有的近乎于神经质的激动中。脸上或者是从来未有过的肃穆庄严,或者是集然的笑容。她那种仿佛在筹备重大盛典的神情,几乎感染了举事的所有的人,但在她身上,却完全没有矫情的做作的样子,一切都是从她的心底里喷涌出来的,她就是那种生来就具备着要为什么去义无反顾的女人,只是因为找不到目标而压抑和受着折磨。她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的身影,就像是体内弹开着一只被压缩得过久的弹簧。
布条分至赵寄客时,她问:“你也加入敢死队?”
“我是参与负责启开昆山、清泰、候潮、凤山的城门和铁路城门,然后,占领军械局和电话局。”
“你OJ让天醉在家里守着,他也就只能干这点事情,跟着你,碍手碍脚了。是不是?”
“你不要这样笑话他。天醉走到这一步,已经十分难为他了。他本来不是一个于这种事情的人。“赵寄客又从沈绿爱手中抽出一条白布,”给他留一条吧,他在乎这个。”
兄长沈绿村走了过来,看见妹妹,皱了皱眉头,悄悄对着她耳朵说:“别那么爱凑热闹,我对别人都说你是来走老戚的。万一不成功,我OJ没有退路,你还有退路。”
“不成功,便成仁!还说什么退路不退路!“寄客把开了锋的匕首递给绿爱,指指辫子,说:“替我割了!”
绿爱接过匕首,齐头皮一刀割去,那根粗大发辫便留在了她的手中。头发披散了开去,遮住了赵寄客的面庞。那一头的望发又使他看上去更像一头怒狮。他别过了头,又摇了一下,便要走。却被那只刚才剪辫子的手拉住了手肘。
“你会死吗?”
沈绿村警告说:“回去,拉拉扯扯干什么。寄客你不会在乎吧。女人嘛……”
“我不会死,向你保证。”赵寄客披着一头乱发。当他发现他的话中多了从未有过的口气,心里便很恼火,他就一把扯开了沈绿爱拉住他的手臂,一下子便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沈绿爱回过头来,她很激动,眼眶中都是泪水,有些语无伦次地对大哥说:“我不问你会不会死,懂吗?因为你是肯定不会死的。懂吗……”
“不懂。”大哥皱着眉头回答,“你再任性多嘴,我就立刻把你送回去。”
入夜,忘忧楼杭府的门被人轻轻敲响。正静坐卧室独自看守着军械弹药的主人杭天醉一跃而起,激动得牙根发颤,拖着拖鞋便往客房外冲,迎面而来的却不是他想象中的敢死队员们。一个中年男人携带着一位十岁光景的女孩,身着和服,见了他,深深地鞠了个九十度的躬。
杭天醉十分惊诧,不知这突如其来的两个东洋人,和他自己又有什么关系。正在纳闷中,那男人缓缓地抬起了头,说:“冒昧,冒昧。杭先生还认得我吗?”
杭天醉看着这个留有仁丹胡子的说一口流利汉语的日本人,似曾相识,却记不得在哪里了。
“我是羽田,在拱表桥开的照相馆。还记得吗?那次福禄堂事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旭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