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欧阳一双情意深切的眼睛凝望着他,伤心哽咽地说:“……以后,我再也不离开你了!再也不了!”
可是,她后来突然走了,像一片浮云,无处寻觅到她的踪影。啊,走到都邮街广场的“精神堡垒”附近来了。七丈七尺高涂成灰黑色的“精神堡垒”矗在眼前,这里是重庆最繁华的街市,国货公司、华华公司、西大公司、邮电局、冠生园、中华书局都在街口,仍旧别来无恙。
终于,怀着心要跳出来的激情,童家霆来到了熟悉的“渝光书店”。一书店的店招改成于右任亲笔题写的了,那“渝光书店”四个字写得龙飞凤舞、神采奕奕。家霆走进去,迎门的一张大书台上陈列着各种新书供人随意翻阅,有些顾客正在架上挑书。他见到了脸色黝黑的冯村。
“啊呀!家霆,你怎么来了?”冯村仍旧没有改掉他用手拢拢头发的习惯,说:“走走走,上楼去坐!上楼去坐!”他对柜台里的一个中年人打了个招呼:“老甘,你照顾一下。”就带家霆走上楼去。这问熟悉的小楼,开着窗,能闻到煤臭,那盏到了晚问半明不灭的电灯上灰尘积得很厚。这楼上,现在布置得像一间简易的会客室兼办公室了。家霆放下箱子,冯村忙着从热水瓶里往脸盆中倒热水,又对上一些凉水,将墙上挂着的一条干净毛巾递给家霆,说:“看你满头大汗,赶快先洗一洗。”
家霆感到亲切,急急忙忙将自己近来的遭遇和来重庆的打算全部讲了,并且立刻开了皮箱,将爸爸用一块包袱包着的一大厚叠《历代刑法论》的原稿递到冯村手上。
冯村两只好思索的眼睛闪着光,听了家霆的讲述,脸上平静,看得出他是在动脑筋。将童霜威的《历代刑法论》原稿翻阅了一下,点头说:“前不久,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负责人潘公展宣布:必须遵照《中国之命运》精神从事写作,听说正准备查封大批进步图书,又公布了一个‘非常时期报社、通讯社、杂志社登记管制暂行办法’。看来,对出版社和书店也要加强控制。但秘书长这本书是写历史的,是学术性的,虽然也论了政,有些地方有他的抨击和见解,估计不会有什么大风险的。我一定用最快的速度,让书出版。”说着,站起身来,去一张办公桌旁开一只小保险箱。冯村珍贵地将手稿放进保险箱,又锁起来,才在对面的椅上又坐下来,叹口气说:“抗日阵线内部国民党大搞磨擦,正面战场作战消极,共产党的敌后作战得不到援助,闹风潮不问原因扣上一顶红帽子就能镇压。听说前两天教育部在开会。会议内容是加强各校训导员的设置,配合军事教官和党团活动(家霆又突然想起了蓝教官和邢斌、林震魁),严密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这一切,都对你们不利,对邵化、鲁冬寒等有利。”
“太黑暗了!我们闹风潮遭到镇压完全冤枉!”家霆愤愤地说。一缕午后的斜阳洒落在窗前的椅子上,将家霆的脸照得发光。
“冤枉同大独裁者才无关呢!”冯村苦笑笑,“去年年底,反法西斯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卓别林主演的,在重庆上演。许多看过的人都说:‘真像真像!’像什么?像大独裁者嘛!唉,那片子居然一度被禁,后来厄于国外舆论才勉强放映的。自己不是大独裁者,像阿Q怕人说‘秃’说‘亮’,心虚干什么呢?”
家霆感到冯村舅舅同去年夏秋之交在重庆见面时,起了极大的变化。那时,他似乎谨小慎微,话少,而且不说激烈的话。现在,却说得这么有烟火气,什么原因?憋不住了嘛!就像我不也是一样吗?当我那天面对邵化的专横挺身而出支持窦平提出罢课,不也就是憋不住才这么做的吗?唉,家霆拉回思绪,说:“冯村舅舅,你看,爸爸带我搬到重庆来住好不好?”
冯村点点头,说:“可以!”他不说“好”,却说“可以”,这就是说“来也行,不来也行”嘛。
“怎么呢?”家霆问。
“你是反正不宜在江津住下去了。”冯村说,“我想,你到重庆来上学吧。秘书长同你一起来当然可以。我有个朋友,是‘民声新闻专科学校’的创办人之一,我看设法让你进去还是有门路的。学新闻,你合适,不知你觉得怎样?”
家霆没想到冯村会给他出这么一个好点子。他突然想起那年在香港时,也是有冯村的介绍,才有黄祁那样的好老师哺育了他的。他对冯村舅舅心里感激,冯村说黄祁在香港沦陷后就失去联系了。不知现在他好吗?家霆拉回思绪,激动地说:“学新闻,我愿意!我想为民喉舌!我想用笔战斗!新闻记者可以用眼睛看到黑暗和光明,也可以用自己的心追求正义和真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