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大战略(167)

2025-10-10 评论

  俄国的远东地区也受制于朝鲜半岛,尤其是海上交通和主要军港。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一起堵塞了俄国军舰南下的通道,使俄国海军在远东面临它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同样困境。俄海军更加倚重在堪察加半岛东南端的基地,在海参崴东北2000多公里处。那里受暖流的影响,不比海参崴更寒冷,但离腹地更远,不过向大洋的航行更畅通。自冷战结束以来,因能源价格上涨,俄国的国力已经恢复了很多,但它在远东的力量仍然有限,它的远东城市也不如西部城市繁荣。至少在今后数年内,俄国的主要精力仍将放在它的欧洲部分,那里的挑战更大。俄国很难同时照顾到相距遥远的东西两翼。所以,它不会在朝鲜半岛事务上扮演积极的角色。
  朝鲜历史开始于周初的箕子朝鲜、秦末的卫满朝鲜。箕子和卫满都是中国人。长期以来,朝鲜一直是中国的藩属。这个历史事实是许多韩国人对中国不满的原因,他们甚至要抹去中国对朝鲜文化的影响,抹去汉字的痕迹,改变首都的汉名,等等。在朝鲜努力塑造本民族文化形象的时候,中国人可以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朝鲜战争。许多韩国人相信,如果没有中国的加入,南方已经统一了半岛。他们忽视了,如果没有美国军队参战,朝鲜在此之前已经统一了半岛。虽然朝鲜人驾驶苏联坦克,但在那时,他们还没有像南方那样依靠外国军队。中国不是朝鲜战争的始作俑者。中国加入战争,是因为美国占领半岛之后将对中国构成极大的威胁。日本历次侵华都是从朝鲜半岛上岸。如果说有一方对战争的扩大负有主要责任,那就是美国。一个对中国持有敌意的国家把军队推进到边境上,中国不可能不做出反应——即便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以说,朝鲜战争的扩大是美国的傲慢造成的。中美两国都没有从战争中得到好处,半岛上的人民更没有得到好处。得利的是苏联。
  由于中国威胁论和美国的围堵,中国有时候甚至不能像一个较弱小的国家那样维护自己的利益。其一不想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别的国家的警惕;其二不愿把邻国推向敌对方面。所以,中国隐忍的时候比坚持利益的时候更多。中国应该更多地借助民间的力量,但是,只有开放的社会中才会有真正的民间组织。中国有许多打着民间组织旗号的政府组织,其行为方式与政府是一样的,受到同样的限制。开放的社会将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外交选择。
  美国在韩国的驻军是为了对抗朝鲜,防止可能出现的战争。美军的存在还有别的目的。正如它在中亚的军事基地一样,有围堵该地区大国的意图。虽然使用的是军队,美国的主要目的不是对俄国或中国形成军事威胁,而是向基地所在的地区显示美国的存在,使它们不倒向别的国家,从而牵制该地区的所有国家。基地有军事目的,却是对付本地区的较小国家。虽然两种方式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支持,这种围堵方式的地缘政治色彩更浓,有别于冷战时期的军事围堵。中国也可以使用地缘政治的手段来破解围堵,不战而屈人之兵,逼退围堵者。
  一个对自己国家和国民不负责任的政权掌握了核武器,就有可能在最后关头孤注一掷。这样巨大的危险是不可容忍的。现在各大国都在推卸责任,不想出头。按照常规,它们尽量先把别的国家推向前台,给自己留下更多的主动。现在,大国在等待时机,同时也在等待朝鲜内部的变化。但是,等待不表明它们不会行动。在朝鲜核问题上,大国的利益是比较一致的。
  在1950年,美国军队向中朝边境推进,对中国构成重大威胁,中国不得不做出反应。美国当时的决策者忽略了一个事实: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一直把半岛作为进攻中国的跳板;在唐、明两朝,中国都曾在半岛上打击入侵的日本人。今天的国内论者没有忘记历史。但是,他们也忽视了一个事实:中国不再是一个多世纪前的中国,中国已经强大起来,至少在东北亚地区没有强劲对手。如果朝鲜半岛仍然是一块跳板,那也是中国的跳板,不是美国或日本的跳板。中国完全应该,而且必须在半岛局势中更加主动地行动,必要时放手一搏。
  东南亚:华人曾经的目的地
  在东南亚的10个国家中,5?5个在中南半岛,4?5个在半岛以南或以东的岛屿上。马来西亚在大陆和岛屿上各有一部分领土,两地最近的直线距离大约有600多公里。这些国家都在中国的南方,是中国的陆地或海上邻国。这10个国家组织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但是,东南亚仍然是“破碎地带”向东的延续。这里仍然缺少权力,是美国争夺的重点区域之一,只不过没有战争,没有核武器,恐怖袭击也较少,因此破碎程度表现得不如大中东那么明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