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者(12)

2025-10-10 评论

  在乡亲们的热情感染下,庞士伟最后决定不做则已,要做就大做一把。于是,他果断地转让了大兴路上所有的店铺,集中自己的全部资金,加上村民们的集资,又通过朋友和对方讨价还价,答应先支付百分之七十的资金,余款等将来用成品编织袋冲抵,最后,终于买了一百台编织机和编织线。其实当时按照报名的庄户计算,九十三台就够了,但是庞士伟觉得要做就做个整数,他不相信多出来的几台设备最后没有人要,所以,就一下子购买了一百台,凑个整。由于批量大,对方同意送货上门。
  当庞士伟和村长一起引领着八辆大卡车浩浩荡荡经过乡里的时候,乡上的小集镇立刻热闹起来,不仅老百姓自然形成了夹道欢迎的队伍,就是乡里干部也一起出来看热闹。村长站在第一辆车的踏脚上,不断地向两边的人群撒香烟,样子完全象迎亲,而庞士伟则站在车顶上向人们挥手致意,搞得像首长检阅。那一刻,庞士伟终身难忘,他充分体会了什么叫光宗耀祖。到了村里,气氛达到了高xdx潮。村会计早就安排了鞭炮和锣鼓家伙,整个村子沉浸在从未有过的欢庆之中,连平常不怎么说话的老父亲庞进贤那天都喝了不少酒,说了不少话,说他们家祖上积德,该应要出贵人,老头子当年就差点成了贵人,如今儿子真成了贵人。热闹之后,果然如庞士伟所料,多余的几台机器立刻就被人当场交押金领走,而且还不够,还有更多的人要求领机器,包括外村的人和本村人在外村的亲戚。庞士伟答应,等这批货做完之后,送去的时候,顺便再拉一些机器回来。
  第一批成品加工出来之后,庞士伟租车送到巩县。虽然经验收合格,但庞士伟并没有收到钱,原因是他还欠着百分之三十的设备款,所以这批货只能用来冲帐。第二批仍然如此。庞士伟快顶不住了。因为购买原料要钱,往返运输要钱,而他的钱已经全部用于购买设备和原料了,再无进帐,难以维持运转。他与对方商量,对方态度诚恳,说了一大堆理解的话,但最后的意思还是要按合同办,说做生意最要讲信誉,必须执行合同等等,说得庞士伟没有话讲。第三批还是这样。庞士伟急了,说他实在运转不开了,而且由于连续几次分文未进,乡亲们的热情也大受影响,已经有几户表示不打算做了。对方似乎很富有同情心,在对庞士伟再次表示理解之后,决定破例一次,同意赊欠一些原料给他们。第四次,当然也就是三个月以后的一次,送货之前庞士伟进行了认真计算,算出这次交了货之后,多少可以收回一些货款了。
  一想到能收回货款,而且下次再不用扣设备款了,庞士伟心中立刻又荡漾着光宗耀祖的激动。所以,这次他去的时候,特意租了一辆新解放,自己也穿了在汉正街买来的西装,并且套上了拉链式的领带。然而,当他高高兴兴地赶到巩县的时候,傻眼了,原来的公司已经换了,而且换得彻底,连老板带员工甚至看门的老大爷全部一起换了,换得庞士伟一个都不认识。
  庞士伟当场就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但还是硬着头皮问人家是怎么回事。新老板说他们是设备制造厂的,原来这家公司因为拖欠他们的设备款没有办法偿还,他们上门要债,原公司的人全部都吓跑了,只好他们来接手了。并说如果庞士伟继续要购买设备,没问题,而且因为减少了中间环节,价格绝对比以前便宜,但是必须付现钱。庞士伟说我不是买设备,设备我已经买过了,现在按照当初的合同返销成品编织袋。新老板说我们是设备制造厂,卖设备的,买编织袋干什么?庞士伟脑袋一翁,眼睛一黑,竟然晕了过去。幸好,当时被骗的不是庞士伟一个人,而是许多人。
  这其中就有现在和庞士伟住在一起的杨达昌。庞士伟被杨达昌他们掐醒之后,大家一起去派出所报案。派出所了解清楚情况后,说你们有合同吗?庞士伟说有,但是没有带来。谢天谢地,杨达昌带来了。派出所的同志看了合同之后,说既然有合同,那么对方就应该遵守合同。庞士伟和杨达昌都说是、是、是。派出所同志又说,既然对方不遵守合同,那么你就应该上法院告他们,而不该来找派出所。庞士伟不懂,看看杨达昌,又看看派出所的同志。派出所的同志很有耐心,对他们说,这属于典型的经济纠纷问题,归法院管,不归派出所管。
  庞士伟和杨达昌找法院,法院问打算告谁?他们拿出合同。法院说这个案子标的比较大,你要按合同标的比例先交纳诉讼费。庞士伟问多少钱?法院的同志说了一个数字。庞士伟听了吓一跳,因为相对于他当时身上的钱来说,那是一个天文数字。不过,当时杨达昌身上好象有钱,或者说他身上没钱,但是在深圳有钱,因为杨达昌的公司在深圳,所以,杨达昌还继续询问打官司的情况。法院的同志进一步告诉他们,如果真要打官司,最好请一个律师,并主动向他推荐了律师,说该律师水平相当高,在当地经常打这样的官司,已经出名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