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生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躲避计策会百密一疏,他还想拼死抵抗,但是他明白,一旦自己的照片传到北京警方,自己杀人犯的身份很快就会暴露。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坦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警官们的劝说,2005年8月3日下午1点,王京生终于全部交待了罪行:“我就是在北京杀死两人、重伤1人的公安部全国通缉的B级逃犯王京生。我不躲了,出事之后我天天做噩梦。报出这个名来,我终于轻松了。”说完,王京生仰天长叹了一声,重重地舒了一口气。
王京生的招供在昆山市看守所犹如一声炸雷,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个小毛贼竟然是身负两条人命的B级通缉犯。当天,昆山警方立即与北京警方取得了联系。
2005年9月14日,北京警方将王京生押解回京。
王京生在潜逃过程中,尽管办理了假身份证,尽管躲进了监狱,但最终还是被抓获归案。从大庆到北京再到昆山市看守所,逃亡了1年多的王京生一直认为“最危险地方最安全”。但是,他忘了一句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逃亡的日子令王京生终身难忘,那段日子像噩梦一样始终纠缠着他忘也忘不掉。
2006年6月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王京生故意杀人案。王京生是累犯,又在杀人后潜逃,他熟悉法律,他知道自己存在坦白的从轻条件。但是,王京生持刀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二人死亡,所犯故意杀人罪罪行极其严重,而且自首缺乏主动性,法院对王京生所犯故意杀人罪不予从轻处罚。法院一审判处王京生死刑。
2006年12月2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王京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王京生有期徒刑6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法院判决王京生赔偿3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41万余元。
2006年12月20日,王京生在北京被执行死刑。
通常情况下,在文章的最后应该有一个所谓的理性分析作为结尾。但是,王京生故意杀人案已经非常清晰了,他的逃亡历程也非常清楚,再重复“法网恢恢”的结尾,不过是画蛇添足而已。
2007年3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震惊京城的“女婿杀岳母”案,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陈文宁死刑,缓期2年执行。
杀死岳母、重伤妻子,陈文宁这个有着美好前途的IT白领就此身陷囹圄,而他苦苦维持的本来还算美满的家庭已经破碎不堪。出人意料的是,在庭审现场,即使承认自己被判处死缓是罪有应得,陈文宁依然拒绝对杀死岳母的行为进行忏悔,留下了让人感慨唏嘘的谈资……
招婿上门,北京岳母相中IT白领
1998年7月,23岁的河北青年陈文宁从北京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义无反顾地留在北京找工作。陈文宁的老家在河北张家口农村,父亲早逝,母亲和三个姐姐勉强供他读完了大学。北京的四年大学生活,让陈文宁迷恋上了这个国际大都市。毕业后,他下定决心在北京成家立业。
因为在校成绩优异,且有多次社会实践的经验,陈文宁很顺利地被北京一家外资网络公司录用,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试用期后,他的月薪达到8000多元,成为国贸写字楼中一个年轻帅气的白领。他想在北京奋斗几年后,再努力把户口迁入北京。
在网络公司工作不久,当同事们得知陈文宁还单身一人时,很多热心人为他牵线搭桥。可是当他们介绍的一些北京女孩得知陈文宁来自河北农村,家里负担很重时,都很快没了下文。2000年春天,陈文宁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北京女孩刘红菱。刘红菱与陈文宁年龄相当,其父母原来都是海淀郊区的菜农,因北京市扩建征地,他们全家成了城镇居民,拥有北京市户口。刘红菱是家中独女,大专毕业后在海淀区一家服装公司当会计,月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
初次见面,陈文宁对长相清丽性格温柔的刘红菱感觉很不错,他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家境。刘红菱也相中了一表人材的陈文宁,又见他如此诚实厚道,便很快安排父母和他一起见面吃饭。
席间,面对刘家父母审视的目光,陈文宁表现得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刘家父母也没对他来自农村这一事实提出异议,由此他和刘红菱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