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者(103)

2025-10-10 评论

  裘耀和说:“你说得很对。中国是一个封建统治了几千年的国家,封建专制传统那么多年,民主法制传统比较少。自古以来,大小单位,实行的是家长制作风,最高领导的权力不受限制,甚至个人权力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人治的特点是以当权者的个人意志、愿望、能力、政治素养、知识水平、道德品质为转移,这样的统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很强的专横性。当然人们对我管理方式的抨击,说我现在搞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表面上看,这种批评非常有道理,但是,在中国,要实现一个法治社会,仅仅是在一个小小的石杨县能办到吗?难道我不知道我在行使我的权力时带来许多不合理的一面吗?我非常清楚。比如说我在全县进行‘三禁一打’,比如扣大家的工资去修路,比如对一些干部腐败的惩治,这些都有明显的个人权力强制色彩,也有不民主的一面,但是不这样做怎么才能治理150多万人口的大县?也就是说,如果石杨不是我裘耀和当县委书记,目前县里的许多事也许就不会发生。”
  小朱回过头说:“这是肯定的。皇朴人当县委书记不是也扣了大家那么多钱吗,可是钱呢?钱没了,什么事也没办,而你是在为老百姓修路,给老百姓造福,子孙后代都享到福了呀!”
  裘耀和不再说话了,他陷入深沉的思考当中去。
  奥迪轿车终于上了高架桥,小朱回过头说:“裘书记,我想绕道走,以防万一。”
  裘耀和说:“要耽误多长时间?”
  小朱说:“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吧!”

  裘耀和回到石杨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吃了晚饭,就给浦县长打了电话,两人在电话里决定,马上和汪益鹤、仝处长一起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裘耀和一接电话,是国务院调查组的邵司长:“喂,我是裘耀和,哟,是邵司长,邵司长,恕我失礼,本来中央调查组领导来了,我应该放下一切工作来陪领导的,但是因为我是这次调查的重点对象,我不能不避这个嫌啊!所以……”
  “裘书记,不要客气,”邵司长在电话里非常客气,“这样,裘书记,请你到我们这里来一下,因为我们的调查已经基本结束,想和你见个面,准备尽快有个结论,以便向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汇报,毕竟这件事被电视台曝了光。”
  “好,邵司长,我马上就到。”裘耀和刚走到门口,又回头给浦县长打了电话,把他们见面的时间推迟了。
  邵司长是国家交通部有关部门的领导,也是这次调查组的组长,另外两位分别是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王副司长、交通部的李处长。
  裘耀和坐下之后,邵司长说:“裘书记,我们调查组这次从北京一杆子到县,这客观上来说,给你和县委、县政府增加了压力,更何况石杨扣干部职工工资修路的事被电视台曝光后,成为关注的热点,所以,我们调查组尽可能地不给你们的工作带来影响,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主要是调查事情的经过,不轻易下结论。实际上石杨县扣干部职工工资修路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复杂,因为凡是扣工资的单位,都在每一个人的工资单上写得清清楚楚,而且,这些经费又都如数上交到财政,再由财政专款专用。如果要说为什么发生这件事,应该说是因为我们国家太穷,国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修路,修路的事绝不是老百姓的事,本应由国家来负担,可是我们国家需要修路的地方太多,根本不可能一一落实到位,你们能够想出这个办法,从某个角度来讲,为国家解决问题,也为群众办了好事,这和那种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的做法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在领导的思想没有统一的情况下,强行作出决定,造成一些职工有意见,甚至那么多教师停课上访,影响也是恶劣的,以致被电视台《焦点》曝光。”邵司长的态度十分和蔼,他给裘耀和递了一支香烟,又接着说,“我们的调查基本结束了,明天就要回北京,希望你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工作,在我们调查中,大部分群众对你的工作还是给予肯定的,相信国务院很快就会给一个明确的意见。”
  裘耀和对邵司长的批评,心底还是能够接受的,他只是说:“邵司长,我觉得我在工作中是有缺点的,但是面对石杨这样一个贫穷大县,我的心里非常着急,没办法,中国要用50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300年的路,这绝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如果我也和那些怕担风险的官员一样,只做做表面文章,吹吹牛,说说大话、空话,也许不要几年,我也会升官的,而我这样做要担着多大的风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