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纪(3)

2025-10-10 评论

  无中生有,是艺术美妙之源。
  写一本小说,如同一次冒险,如同另个世界。
  当初没有《最爱》,我不会知道我有多大胆,在小说中去掉所有文学强调的情节、背景与结构,仅仅依靠两个陷入热恋的男女的激情,身体的、心理的,带着一个故事朝前推动。他们爱、他们疯、他们妒忌与背叛……
  他们越爱越性、越性越爱……
  他们怎么办……
  这并非一个有关性与爱的探讨,也并非要思考爱的本质。当年我自己都没有答案。或者,我并不屑在那个时候的书中追求答案。相爱之后内心的激荡,以及爱之中的担心、彷徨、忧虑、妒忌、背叛与忠诚,足以把每一个真心相爱的人折磨到疯狂。答案怎么与此中的惊心动魄相比?
  我用三个月的时间,把语言变成一根一根细细的蚕丝,轻轻地不觉察地把读者缠绕进去。让大家跟随着乔英伦的脚步不断向前。小说不是一个传统的叙事,次序颤倒,几方叙述,然而它情感充沛,感性之极,令我激动不已。
  随后,它出版了。出版之后,它被放在新浪网连载。谁也没有想到,一周之后,它成为当周点击冠军小说。我很惊讶,像这样一个叙事突破、不重情节的小说,仅仅依靠两个人相爱的热情,如何获得广大读者的共鸣呢?
  我还记得当年新浪没有放任何有关作者的简介,直到《最爱》的点击一路攀升之后,他们找到我,要了照片与作者简介。后来他们开玩笑,说我是美女。
  也许所有的人都要经过那样的恋爱、那样情爱、那样几乎等同于生与死的炽热,然后,才能明白人生、爱情,或者归于一种真实面对平淡:爱到底是什么?
  我们到底要怎么办?
  书中的乔英伦,在墓地中遇到了父亲,父亲告诉她,既然前面的路是黑的,那么怎么选择都是对的!
  做人要勇敢!
  乔英伦放下了所有的顾虑,决心原谅方骆,再次选择自己的爱情。而方骆,也在小说最后,明白地说出了心声:我爱你、只爱你、只要你!
  这两个人对勇敢与忠诚的表达,并不能组成爱情的全部。时值今日,我想爱情也许是这样,两个人愿意勇敢、愿意忠诚、愿意对爱负责,然后,一起去经历恐惧、经历背叛、经历所有的摇摆与不确定。人生漫长,激情退却之后,才是爱情的开始。
  书中的乔英伦与方骆,经历了这么大的激情与痛苦,在今天的我看来,才是真爱的开始。
  当五年过后,2009年,《最爱》面临再版的时候,我很想修改这篇小说。我想把那个结局中的寓意,在小说中,用故事的方式展示出来。它有逻辑、有情节、有背景,有一切的解释与合理性。可是,当我写出了几万字之后,我发现,我失败了。
  因为爱情没有理由。
  一个试图去解释两个人为什么相爱的小说,是根本不合逻辑的。
  一个去说教爱情是什么的小说,是空洞无力的。
  我陷入了某种绝望!难道我真的老了,无法去动手修改当年青春热血写就的一部小说。还是说,我在理性之路越走越远,先是三十五万字的《琉璃时代》,继而是三十二万字的《浮沉》第一部。我已经无法回归感性。
  还是说,要等到很久很久之后,我才能重新找到我的感性之路。
  我把《最爱》的两个版本给了一个编辑朋友。他的回复非常动人:
  一部看得懂的小说不一定是好小说,一部看不懂的小说一定不是坏小说。
  《最爱》原始稿看不太懂,所以充满了魅力,《最爱》修改稿看起来很清晰,所以缺乏力量。
  《最爱》原始稿那种强劲的赤裸裸的混乱的现场的挣扎的表述让情节的淡薄完全没有伤害,私人化的写作直指人心,《最爱》修改稿逻辑反而成了枷锁,加上逻辑后的冷静,更是可怕。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这部小说的编辑,我一定会请作者修改,但一定不是改成这样,伤害太大太大,大到我们都不能承受之重。
  这部作品是纪念册是墓志铭,而不是一个简单获利的手段。
  这部作品感动人的正是它的原始她的真实,赤裸裸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欲。
  我们拿起手术刀,割掉最华丽的面具,那是多么残忍。
  我们铁石心肠,看到的只是一个合理的假相,多么无聊。
  而原先那锥子般的语言确实打开我们冰封之心的唯一钥匙。
  这样的文字可以说明一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崔曼莉